11月8日,孔子学院总部举办“开放日”活动。本届开放日以“致力中文教育,促进人文交流”为主题,3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文化机构代表,33所孔子学院中方合作院校代表、部分支持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的企业代表、北京市教委、西城区代表以及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等约200人参加活动。
孔子学院总部党委书记、副总干事马箭飞致欢迎辞。马来西亚驻华大使诺希万•再纳阿比丁,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天津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孔子学院奖学金生代表唐汉明分别致辞。
据了解,今年9月以来,全球150多个国家的孔子学院,先后举办开放日,热情欢迎当地民众了解真实的孔院,体验中文和中华文化的魅力,彰显了开放、包容、服务当地的办学理念。
(1)从语言入手,用文化交融,以心灵沟通
语言在增进理解、促进合作、深化友谊中的独特重要作用。“践行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念,推动世界各国民心相同,共同繁荣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语言的作用”,孔子学院总部党委书记、副总干事马箭飞在致辞中表示,面向未来,我们愿意与中外各界精诚合作共同办好孔子学院,支持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们将更加聚焦中文教学质量,努力为全世界中文爱好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将坚持开门开放办学、公开透明办学,相互尊重,友好协商,摒弃偏见和无知,支持各国孔子学院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马箭飞指出,15年来,在中外双方精诚合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孔子学院为满足各国民众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增进中外人民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相信在中外各界朋友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孔子学院必将为增进国际理解、促进人民友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续作出积极贡献。
(2)培养“种子教师”,探索海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
本次“开放日”正值“孔子学院奖学金”项目设立10周年,总部举办了“我与孔子学院奖学金”优秀校友故事会,邀请来自埃及、肯尼亚,泰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11位奖学金生,分享了自己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精彩故事。
据马箭飞介绍,10年来,孔子学院奖学金项目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培养各国本土中文教师和高端中文人才的“摇篮”。他们学成回国后,有的成为当地中文教育的“种子教师”;有的成为大学中国研究的青年学者;有的在当地企业成为业务骨干;有的在本国政府部门从事对华友好交往工作。中文让他们发现了新的世界,为他们开辟了新的人生,使他们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践行者。
在“孔子学院奖学金论坛”上,来自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和推荐机构的代表,就海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挥孔子学院奖学金培养海外汉语师资的作用,以及如何拓宽和丰富奖学金经费来源及培养形式等相关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为奖学金项目的发展和海外汉语师资的培养建言献策。
(3)创新奖学金项目,形成完整培养体系
据了解,孔子学院奖学金设立于2009年,旨在促进汉语国际推广,推动孔子学院建设发展,培养汉语教师和汉语人才。经过不懈努力,培养一大批海外汉语教师,结交一大批“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推动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共有来自166个国家的43600余名汉语教师和储备力量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其中各类短期汉语研修生约32600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硕士、博士等学历生11000余名。孔子学院优秀的学员、“汉语桥”选手和所在大学中文系学生等群体均把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作为来华深造首选之一。
孔子学院总部不断推进孔子学院奖学金项目创新发展, 2019年起增设汉语国际教育博士类奖学金,形成“研修生—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更好满足海外高层次汉语教师教训需求。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奖学金建设,适度扩大奖学金规模,2018年启动试点与18所高校和中国有色工业集体等单位配套资金,首批共同投入资助招收奖学金1100余名,创新奖学金投入方式,提高奖学金使用效益。适时推出“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培养沿线国家本土汉语教师人才和汉语人才,增进与沿线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07-22 来源:未知
07-25 来源:未知
09-28 来源:未知
10-09 来源:未知
07-08 来源:未知
07-08 来源:未知
08-29 来源:未知
10-09 来源:未知
04-16 来源:未知
07-08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