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在厦门海沧圆满落幕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也是两岸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更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撑。

继去年海沧举办首届两岸人文学论坛“重新认识传统”后,今年海沧又向海峡两岸推出了“两岸人文学的融合发展”这个崭新的议题,激发海峡两岸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智库130多名人文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并引起强烈的思想碰撞及情感共鸣。

为期两天的主题论坛在上周日圆满落下帷幕,在本届论坛上,主办方及两岸学者一致赞同海沧成为“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的长期举办地。主办方形成并发布了海沧共识,倡议两岸人文界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两岸和平统一认同;共迎未来文化挑战,共担民族复兴使命;凝聚共同人文理想,促进两岸人文学融合发展。

1 敞开心扉达成两岸共识

两天时间里,两岸专家学者围绕“人文学的处境与两岸人文学的融合发展”主题,就当今人文学的反思与未来愿景、近现代闽台人文交流与闽台人文知识分子互动、人文学的共同关怀与两岸人文学融合发展的新机遇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论坛,是海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形成文化共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海沧打造人文新高地的生动实践。

本届论坛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共同主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厦门市石室书院)承办。

事实上,本届两岸人文学论坛不仅参与人数多,活动档次也高。

去年,海峡两岸乐活节期间,“重新认识传统”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海沧举办,得到了两岸学术界高度认可,被列为国台办年度对台重点交流项目,并获得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台湾元亨书院院长林安梧等两岸文化大拿的点赞。

中国社科院秘书长赵奇在致辞时表示,“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的举办,就是从两岸具有的人文传统出发,挖掘两岸共同的文化根脉,寻找两岸传承中华文化的方式和途径,实现两岸人文价值和文化情感的沟通和共享,创造两岸人文学共同面对未来文化挑战的发展前景。

作为一项促进两岸人心相通、情感认同的重要举措,这个论坛将成为一个两岸知识人可以敞开心扉、相互交心的平台。

2 夯实基础搭建交流新桥梁

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推动两岸人文学融合发展,增进文化认同,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

作为设立最早、面积最大、功能最强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海沧区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社会融合,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重要平台。

尤其是近年来,海沧区高度重视以文化为纽带,沟通两岸心灵,密切两岸情谊,深化两岸认同。并将坚持以文化人,坚定文化自信,在巩固产业高地的同时,迈向人文新高地,作为新时代的一个工作着力点,不断夯实基础。

海沧持续举办的海峡两岸乐活节、汉字节、斗茶节和保生慈济文化节,已经成为两岸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新桥梁;海峡两岸海洋文化论坛、佛医论坛、人文学论坛、乡村振兴与青年发展论坛,凝聚起两岸专家学者和相关业界的智慧,开始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新名片;开台文化公园建成开园,慈济东宫和石室书院获评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海丝文化新地标金沙书院业已开工建设,探索设立国家级闽南文化研究中心等,这些都为两岸人文交流和互动搭建了新平台。“在两岸文化交流中,海沧有责任、有义务,同时也很乐意提供保障、做好服务、开展探索、积累经验,我们相信,中华文化的魅力一定会让我们两岸民众饮水思源,心手相连,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海沧区委副书记曹放表示。

权威声音

两岸人文学融合发展在学术上还是第一次

黄文涛(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局长)

这次论坛主题提出两岸人文学融合发展,这在学术、学科发展上还是第一次。融合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未来也会成为两岸学界共同构建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实践。

今天,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来共同努力,共同担当,共同增强文化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海沧30年巨大发展成就,特别是在人文建设方面倾注心力,取得的成绩,就是建设人文高地的生动实践。

专家观点

海沧举办人文学论坛正当其时

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海沧作为闽台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在两岸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如此,海沧还注重人文高地的建设,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并加以保护和弘扬,所以在海沧举办人文学论坛可谓正当其时。未来,希望两岸学者专家能够在深入碰撞交流后,策划生成两岸人文领域交流的项目,促进两岸人文价值和文化情感的沟通和共享。

海沧将成为两岸人文交流基地

吕正惠(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去年的论坛主题是“重新认识传统”,今年的论坛议题是“两岸人文学的融合发展”,两届论坛都很好地引导着两岸学者共同思考中华传统文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前景与未来。这是个延续性且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海沧将成为两岸人文交流的基地,期待两岸人民能以此为契机,在中华文化的背景下共同思考,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化解隔阂,两岸都要“补课”

赵刚(台湾东海大学社会系教授):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已经举办两届了,意义重大,会议始终围绕两岸重新面对和建立彼此之间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两岸同根同种,我们有共同的祖国,但是当前我们必须面对两岸因分隔已久产生的隔阂。鉴于此,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两岸都要进行补课。大陆要多了解台湾,了解中国人在台湾这块土地上艰辛的奋斗史。反过来,台湾人也要重新补课,了解中国近代革命的路途,了解现代中国的成就,中国的艰辛和伟大。

文化传统是两岸沟通的最好桥梁

徐秀慧(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我从台湾清华大学毕业,今年9月来到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两岸的文化传统是两岸沟通的最好的桥梁。从人文学的角度出发,更有助于我们去思考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当前除了面对两岸关系的挑战之外,还共同面对着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科技发展对人文的挑战、环境保护的挑战等等。在这些挑战面前,两岸应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重新思考我们未来的发展。只有依靠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发扬,才可以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去克服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当两岸开始走向融合的时候,便可以为人类的幸福共同去承担一些责任。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国际 俄印欲签海陆空武器大单

      近期,俄罗斯官员泄露,俄印两国企图签订总额达140亿美元的刀兵大单。俄军事专家称,此次订单不单金额可观,相助项目也......

    07-22    来源:未知

    分享
  • 威华股份上半年业绩增长达预期

      近日,BP(英国石油公司)宣布与东明石化合资的BP品牌加油站亮相河北市场。 BP有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为中国......

    07-25    来源:未知

    分享
  • 巴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何不能成为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五的国家。巴西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同时还拥有世界上......

    09-28    来源:未知

    分享
  • 关注 开放的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

      中国海内进口展览会场馆。 进博会官网 2019年9月24日,中欧班列齐鲁号驶出济南南站,初度开往塞尔维亚。 本报记者 潘俊强......

    10-09    来源:未知

    分享
  • 关注 美国“杀毒软件之父”欲竞选总统

      美国大亨约翰麦卡菲在一艘停泊古巴哈瓦那口岸的游艇上宣布,解决作为自在党竞选人参与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 据法新社......

    07-08    来源:未知

    分享
  • 中国高校在2019年机器人世界杯上取得佳绩

      7月7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一名儿童观看机器人比赛。 2019年机器人世界杯正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

    07-08    来源:未知

    分享
  • 看点 十部门发文 支持建立工业互联网安

      公众网北京8月29日电 (栗俊彦)工信部等十一部分28日印发《增强工业互联网安然任务的统率看法》(以下简称《见地》)。......

    08-29    来源:未知

    分享
  • 最新 互联网业务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本报北京10月8日电 (记者王政)财打造和信息化部揭晓的数据显示,往年18月,我国畛域以上互联网与关系服务企业(简称互......

    10-09    来源:未知

    分享
  • 汪东兴100岁逝世,葬礼出现一人,众人看

      革命的成功,离不开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但高层指战员同样功不可没。中央领导人制定战略,部队军官士兵坚决执行,双......

    04-16    来源:未知

    分享
  • 2019年美洲杯决赛 巴西时隔12年再夺冠

      与时代同程序、以人民为中心,在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方面,现实题材文学出书物有着神童的优势。中宣部日前发布了2018年......

    07-08    来源:未知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