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已经成为下一个智能终端,而在汽车智能化过程中,操作系统尤为关键。正因如此,一些此前在智能手机业务布局操作系统的企业,也以此为切口将业务延伸至智能汽车领域,计划打造满足智能汽车需求的操作系统。
例如黑莓,2016年该公司宣布退出手机市场,全面转型为软件和服务供应商。黑莓推出的QNX系统,如今已成为奥迪、宝马等众多主流汽车品牌所采用的操作系统。中科创达(300496)也有这样一段转型历程。早年中科创达为手机厂商提供操作系统。2013年,中科创达全面进军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专注于提供智能座舱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打造基于智能操作系统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平台产品,为汽车产业数字化赋能。
目前,全球采用中科创达汽车智能操作系统和解决方案的公司超过100家,包括奥迪、本田、广汽、车和家等等,覆盖欧美中日韩,其中国内已超过了30家。
那么,诸如中科创达一类的企业在汽车操作系统方面都有哪些思考?又是如何展开布局的?日前,盖世汽车采访了中科创达相关负责人,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
图片来源:中科创达
开发下一代智能操作系统
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汽车操作系统包括WinCE、QNX、Android等。这些操作系统可归为两类:一种是非实时性操作系统,比如Linux、Android。非实时性操作系统在安全性上存在不足;另一种是实时操作系统,比如QNX,它是微内核的操作系统,在实时性和安全性上有保证。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实时操作系统厂商无法提供构建计算平台所依赖的组件,因此不能支撑起众多应用。
中科创达看到了这一市场需求,开发另一种意义上的智能操作系统。据中科创达副总裁李维山介绍,这一系统既能满足实时性、安全性,又能满足开放性,通过在汽车的应用场景引进诸多传感器和数据,包括AI算法等等,构建支撑整个智能网联应用场景的操作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中科创达使用了硬件虚拟化的底层架构来针对不同的运算任务提供不同的操作环境,满足不同安全级别以及开放性的系统需求。比如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接入安全功能,则会通过微内核的实时操作系统来满足需求;如果需要多媒体、应用商城等生态服务,便会接入像Linux、Android等非实时操作系统。
此外,为了将汽车中的中控、后座娱乐、仪表盘打通,实现从车端到云端的互联互通,中科创达以Kanzi-connect为基础,打造了智能汽车的高速软总线,将智能汽车的各个系统与云端设备以及手机联系起来,实现车-云-机一体。
目前智能汽车的各个系统没有统一的用户体验,各个系统相对比较分离。中科创达利用Kanzi打造了人机交互系统,利用智能车钥匙或者虚拟智能机器人实现智能交互。Kanzi可以支撑智能汽车相关系统的开发和仿真,这在业界也是首创。
图片来源:中科创达
打造一体化智能座舱
车内的操作系统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智能座舱,一是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是集中反映操作系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智能化的一个接口。
百年汽车产业正在进入被“软件”定义的时代。在中科创达副总裁李维山看来,软件化即数据化,数据化背后的动因是信息化,而支撑信息化的是传感器以及各种导航信息。
智能座舱正在往集成化方向发展,即伴随多个ECU部件的融合,座舱系统打通仪表及信息娱乐系统,并集成进部分ADAS功能,逐渐形成一个域。计算集中化、智能座舱域融合正在成为趋势。
中科创达所打造的智能座舱便是顺应集成化、域融合的发展趋势,基于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将信息融会贯通起来,连接智能座舱里的车仪表、中控、导航、车内的音响、车联网服务、监控系统等,实现统一的用户体验。
据李维山介绍,中科创达的智能座舱区别于其他座舱主要是应用了以下几大技术:
首先,在图形图像方面,利用Kanzi设计了一套界面设计工具。这套工具生成出来的界面是所见即所得,可以运行在任何一个平台上,比如可以运行在仪表、中控、导航上,甚至是云端的设备,手机、车钥匙等。中科创达将这一工具叫做Kanzi Studio。目前全球有50几个主流车厂使用Kanzi Studio,已经成为业界非常流行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来设计,会使得各个系统的交互,用户体验是一致的。
03-21 来源:未知
04-16 来源:未知
05-11 来源:未知
06-17 来源:未知
07-29 来源:未知
09-09 来源:未知
01-01 来源:未知
04-05 来源:网络整理
04-12 来源:未知
08-12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