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率先突破技术“瓶颈

米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率先突破技术“瓶颈

米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率先突破技术“瓶颈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3日电 (记者陈静)创立于2017年的米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率先突破车载毫米雷达测角性能的技术瓶颈,领先国内同行,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因能全天候工作,不受光线、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影响等优势,毫米波雷达已成为智能汽车必不可少的关键传感器部件。但据了解,毫米波雷达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ABCD(Autoliv、Bosch、Continental、Delphi)等几大跨国巨头手里。随着中国智能汽车ADAS需求量爆发式增长,本土企业亟需在毫米波雷达国产化上打破技术垄断。

  创立于2017年的米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车载77GHz毫米波雷达产品为导入的创新型企业,专注于毫米波雷达的攻关,致力打破车载雷达被国外巨头垄断的局面。公司攻克了车载毫米雷达技术难关,尤其是测角性能指标的难点。

  2019年1月,米传科技公司取得了毫米波雷达的实用新型国家级专利;2018年8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车载雷达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9年9月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车载毫米波雷达性能评估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米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率先突破技术“瓶颈

  该专利突破了长期以来毫米级雷达国外垄断的历史,是国内第一家取得应用数据的公司,正在与长三角地区的浙江嘉兴,江苏苏州,安徽淮北等地方政府沟通在当地投资建厂并设立国家级车载雷达系统的测试试验基地,引领创造国家行业标准。并且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1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微波与雷达技术产学研建立的深度的协作关系。

  据悉,作为总经理研发团队带头人钱建良是北京航天航空学院教授,曾主持第一代数像采集研究工作,该研究成果已被海康威视应用于交通、治安监控领域。

  钱建良透露, 早日争取前装市场的量产,对本土品牌颇具意义深远。当前,面对已实现量产且价格合理的国外巨头,国内毫米波雷达行业正在奋起直追, 他指出:“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钱建良说,“近年内,汽车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需求将很快达到3000到5000万支,产值200亿元人民币以上。”

  据相关数据预测,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毫米波雷达将近7000万颗,若中国汽车销售量中有15%装配汽车毫米波雷达,按每辆车装配2个,预计2020年的毫米波雷达需求量近900万个,国内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市场规模则有望达50亿元人民币左右。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