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技兴蒙”行动,要抓住关键、突出特色。在“科技兴蒙”行动启动的同时,内蒙古开始围绕大规模储能、石墨烯、稀土、氢能、碳捕集封存“五大领域”,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前沿技术攻关。
张志宽介绍:“在科技部的支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对大规模储能、氢能、碳捕集封存等基础薄弱领域,开展了国家项目的延展性研究,并列入部区会商重点推进内容;启动实施院区合作项目,推动落实与中科院达成的科技合作重点事项,支持经费4000余万元;启动“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综合保护”区域创新专项;启动实施“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统筹项目、人才、平台和载体资源,推动部区会商议定事项落地见效,目前共安排重点专项资金4.7亿元。”
一年来,内蒙古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8项措施,开展线上线下对接活动,达成合作意向120余项,实施成果转化引导项目42项,为588个转移转化项目技术交易后补助4680万元。
“一湖两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油莎豆防风固沙、典型稀土矿产资源基地固废综合利用3个项目,已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稀土研发已纳入国家科技计划支持方向。
2020年,内蒙古在高端稀土轴承钢制备技术工艺研发、石墨烯功能化涂层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兆瓦级先进飞轮储能关键技术研究等10个方面,重点支持12个科技重大专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经费1.6亿元,带动企业投入4.18亿元。
硬核政策护航
作为区域创新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科技兴蒙”行动的稳步前行离不开过硬的政策保障和畅通的机制衔接。对此,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加强‘科技兴蒙’合作顶层设计,探索完善‘科技兴蒙’合作机制,拓展‘科技兴蒙’合作渠道,抓好‘科技兴蒙’合作事项落实落地,加快推进‘科技兴蒙’合作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今年10月1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 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个被称为 “科技兴蒙30条”的重要文件,从加强科技创新供给、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统筹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聚焦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构建科技开放合作格局、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保障措施等8个方面,用30条、96项具体规定,为“科技兴蒙”行动提供有力保障,按下了“科技兴蒙”行动的快进键。
张志宽表示,“科技兴蒙30条”每一条每一项所针对的都是内蒙古当前科技创新存在的短板和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政策支持重点聚焦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支持方式重点聚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特别是企业加大创新的投入;科技管理重点聚焦“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便利,调动其创新积极性。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必将催生培养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资源、承载创新项目的强大平台载体。内蒙古在已有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创新平台和载体的基础上,从优化布局、引导建设、完善管理等方面提出创新平台载体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7 来源:未知
04-19 来源:网络整理
08-12 来源:网络整理
02-06 来源:未知
07-26 来源:网络整理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