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在今年的6、7月首次执行火星探测任务,此次执行任务的探测器是“天问一号”,到时候它将会搭载长征5号火箭发射升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称,此次火星的探测任务没有重复其他国家火星探测的老路,起点设置很高,体现了我国的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的自信。
为什么要去探测火星
第一个原因是距离。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同时火星是除金星之外,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第二个原因是火星有着和地球相似的黄赤交角。我们知道地球赤道平面和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存在23°26′的夹角,而火星赤道平面和火星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几乎也是这么大,这也就意味着火星上也存在四季更替。第三个原因是火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几乎一致,所以说火星的一天和地球的一天差不多一样长。
虽然说火星表面的环境很是恶劣,但是以上的这三个原因足以让它成为科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了。为什么火星会和地球存在这么多的相似点,仅仅依靠天文望远镜的观测是难以找到答案的。而只有将探测器送往火星,近距离观测采样才会有所收获。而且此前我国从未独自发射过火星探测器,此次发射成功可以缩短我国和国际火星探测科技水平的差距。
为什么选择6、7月份发射
众所周知,探测火星并不容易,在早期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当中,大概有2/3的火星探测器都没有能够完成它们的任务。所以我们就要寻找最佳的发射时机,在最短的时间,耗费最少的燃料,将火星探测器送往火星。刚好,火星每隔779天的时间就会出现火星冲日,也就是火星、地球和太阳几乎排列成一条直线,此时火星和地球的距离最短。
上一次火星冲日是在2018年7月27日,下一次火星冲日是在2020年10月6日的时候。那么可能有小伙伴就有疑惑了,为什么不选择10月呢?一般而言,发射火星探测器都是在火星冲日的前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时候火星和地球形成的角度便于探测器在长途飞行后到达火星的引力场。
探测最难点是“恐怖7分钟”
当我们的火星探测器经过长途飞行终于进入火星大气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火星表面着陆了。着陆,也就意味着探测器的速度需要从4.8公里/秒降到0,这里花费的时间大概是7分钟。赵小津称,这7分钟是最凶险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如果探测器不能在这7分钟内安全着陆火星表面,那么就直接宣判此次火星探测任务失败。
为了确保探测器可以安全着陆,到时候着陆的7分钟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降到460米/秒,第二个阶段降到95米/秒,第三个阶段降到3.6米/秒,最后是着陆缓冲阶段,速度降为0。日前我国也在地球上模拟进行了着陆缓冲阶段的实验,为到时候的安全着陆做最充足的准备。
1964年美国水手4号就已经成功到达到火星,而我国直到2020年才首次执行火星探测计划。虽然我国在起跑线上慢了点,但我们相信我们后劲十足,未来我们一定可以跻身世界外太空探测的前沿行列。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7 来源:未知
04-19 来源:网络整理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02-28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