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永远不与中国开战。”这句话如果是从一个平民的嘴里说出来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这句话是出自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约翰·海顿(John E. Hyten)之口,这就比较有意思了!堂堂美国参联会副主席,相当于是军队中仅次于总参谋长的,职位第二高的人,而这位海顿先生说出“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永远不与中国开战”这样的话,就很耐人寻味了。
(约翰·海顿上将)
根据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介绍,当地时间13日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迈克尔·奥汉仑(Michael O’Hanlon)邀请约翰·海顿共同讨论了美国的国防状况、军事现代化等问题。在谈话中,海顿将俄罗斯与中国称为“步步进逼的威胁”(pacing threat),但是他也一再表示,“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永远不与中国开战,永远不与俄罗斯开战。因为对于这个星球和我们这些国家来说,那将是可怕的一天。它将摧毁世界和经济,是所有人的灾难。”
(众多蘑菇云同时升起之时,世界将毁灭,这确实是所有人的灾难!)
一方面称“永远不要开战”,另一方面却把中国称之为“步步进逼的威胁”,海顿的这番表述显得特别自相矛盾。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也并不奇怪,这是美国目前整体上无法适应中国崛起和美国衰落这两件事,从而导致的心理焦虑问题。
(从建国至今,美国的国运可以说基本上是一帆风顺的)
金灿荣教授曾经说过,美国是一个很年轻,而且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的国家,虽然美国独立建国后也有被英国攻占华盛顿甚至焚烧白宫的经历,但是总体而言,美国历史是相对顺利的,并没有遭遇过亡国灭种这类的重大危机,所以美国一直自认为是所谓“上帝的选民”,应该是全球最强的国家,全球其他任何国家在综合国力方面接近美国,美国都会感到焦虑,如今中国大有要超过美国的趋势,因此美国的焦虑也前所未有的。
(如今的美国已经不再“事事优先”,但是美国人显然还没办法在心理上接受这一点)
但是从战术上说,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又没有什么办法,因为中国同样是拥有核武器的大国,如果美国和中国爆发正面冲突,那么最终必然会演变为全面的核战争,而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人类文明被彻底毁灭,即便是人类本身能够得以幸存,也不得不面临文明重启的可怕局面。这显然也不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因为美国的目标是保护自己的霸权地位,而不是让自己粉身碎骨。
目前的美国就是在“霸权地位”和“粉身碎骨”之间做选择,所以出现自相矛盾的焦虑状态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换了谁都不愿意失去“霸权地位”,但是如果要用身家性命来换取一个所谓的霸权,确实还需要进行反复权衡,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做出决定。
(美苏冷战,漫画)
对于美国而言,其实他们还是有很多经验的。海顿就提到过,1945年到1991年的冷战对于目前的美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冷战中的美国和苏联都拥有足以毁灭世界的庞大核武库,但是在长达46年的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都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即便是古巴导弹危机这样的危险局面,最终都被和平化解,并没有演变为灭世的核战争。因此,海顿认为,虽然美国把中国视作威胁,但是大概率还是会用对付苏联的方式来对付中国。
(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美苏军队的坦克在柏林街头对峙)
事实上美国政府也是这么干的,从特朗普时代开始,美国就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战,然后又开始“封杀”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现在又设置障碍,阻止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各种理工类课程,甚至开始谋求对华“经济脱钩”。
这一系列手段基本上就是当年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对付苏联那些套路的翻版,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但是,中国不是苏联,对付苏联有效的套路对付中国可就未必了!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和当年的苏联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当年苏联最鼎盛时期的工业总产值也仅相当于美国的大约70%,今天中国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美国的2倍还带拐弯!而美国由于国内产业持续空心化,未来在工业产能方面和中国的差距会更大!
(客观看待中美实力对比,有助于客观认识世界)
虽然目前美国的GDP总量对中国还有一定优势,但是美国GDP构成中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部分已经严重萎缩,而工业恰恰是支撑一个大国的根本,失去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之后,衰退将不可避免。
虽然美国政府一再叫嚣要和中国“脱钩”,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越来越多的国计民生行业,根本无法和中国“脱钩”,其中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军建造军舰使用的船坞和港机,大多出自中国的“振华重工”;美军使用的单兵无人机,大多出自中国的“大疆”公司;美国的5G技术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甚至就连如今美军的军服军靴,绝大部分也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中国,美国连一场像样的战争都不一定打得起!了解了这一点,大概就能理解约翰·海顿所说的“我们的目标是不与中国开战”这句话了。(文/大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