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解放军总后勤部主办的《后勤》杂志,已经走过60年岁月,出刊700期。“老”有“老”的优势,比如与总部机关、后勤部队联系紧密,传递首脑机关声音准确、反映后勤中心工作及时、总结后勤保障经验全面,多年来积攒了广泛的读者基础和良好口碑。“老”也有“老”的劣势,比如有的稿件老生常谈,时效性不强;有的报道内容浅显,指导性不强;有的文章语言枯燥,可读性不强,等等。
为应对当下传播载体多元化、快捷化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后勤》杂志推出了新栏目《全城瞭望》。该栏目的定位是:聚焦中心、热点和前沿,以深度报道的形式解读近期国内外、军内外发生的与后勤相关的重大事件、重大动向、重大政策对军队后勤的影响和启示,目标是把后勤新闻做深做活。2014年,这个栏目共刊发稿件72篇,全方位反映军队后勤建设的新动态、新面貌、新常态,为军事后勤深度报道蹚出了一条新路。
精心策划,
做有分量的报道
在军事报道中,后勤报道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后勤工作所包含的衣、食、住、行、医等,都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常规动作”,难出新意;另一方面,后勤的每一项工作又都与官兵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关注,成为焦点。《全城瞭望》专栏从一开始就力求抓住读者的兴趣点,用有分量的新闻吸引读者。为了尽可能地抓住有分量的新闻,杂志首先从策划上下足工夫。每月初召开栏目策划会,各个编辑将自己搜集掌握的新闻线索向主编汇报,经过大家集体讨论后确定本期选题,确保每一篇稿件都紧跟后勤的发展形势,报道读者关心的焦点热点话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项政策调整一经公布便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部队广大官兵对此也十分关心。面对这一与全军青年官兵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调整,杂志及时策划组织军队计生专家撰写了《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军队如何积极应对》一文,刊登于2014年第1期上。文章从“准确把握‘单独两孩’政策的含义”“正确认识落实‘单独两孩’政策的障碍”和“依靠优质服务贯彻‘单独两孩’政策”3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解读。读者反映,这篇稿件是“雪中送炭”,及时管用。
经读者调查发现,2014年《全城瞭望》栏目每期都被读者评为“最爱关注栏目”,75%的稿件被评为当期“最受关注稿件”。
聚焦前沿,
做有深度的报道
新闻贵在“新”,但杂志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时效性方面与其他媒体相比具有天然的劣势。既然快不了,那么就必须在“深”上做文章。也就是说,只有聚焦前沿,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才能扬长避短,将杂志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因此,《全城瞭望》栏目编辑抓住后勤建设的前沿问题,早约稿、早编稿、早组版,尽量缩短发稿周期;另一方面在“深”字上下功夫,力求每篇文章都站在全局高度,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抽丝剥茧、精耕细作,尽可能把前沿新闻做深做透。这个栏目刊发的稿件,字数至少在2600字以上。有的还以上下篇的形式,总字数达到5000左右。读者普遍反映,《全城瞭望》的文章内容丰富、分析透彻,读起来过瘾。
2014年8月,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一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铝粉爆炸事故,60余名工人当场遇难,近200人受伤。具有丰富烧伤治疗经验的部队医护人员迅速集结,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的生命大营救。事故发生后,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但多数都聚焦在事故本身及伤员救治情况等新闻信息上。考虑到我军烧伤医学的国际领先地位,以及多支卫勤力量在伤员救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后勤》杂志决定深入关注这次军队卫勤的表现。8月底,杂志社派出记者深入总后卫生部、南京军区联勤部以及多所收治伤员的医院,对整个伤员救治过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采访,采写了长篇通讯《昆山救伤凸显我军卫勤力量的国家意义》,全方位展现了我军卫勤强大的应急救治能力和高超的烧伤治疗水平。这篇报道突破了一般性报道“快”而不“深”的局限,读者反映良好。
专家发声,
做有权威的报道
前沿和热点问题,比较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但这也往往是读者了解不深、理解不透的问题,迫切需要媒体予以权威解读和思想引导。而深度报道重在挖掘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趋向,旨在阐明事件的实质和影响,其目的正是通过详细的分析阐述为读者释疑解惑。
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10-24 来源:网络整理
11-10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网络整理
08-12 来源:未知
10-17 来源:未知
01-05 来源:未知
02-26 来源:网络整理
07-26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