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抗洪大堤上 处处是课堂第71集团军某旅用抗洪任务检验教育成效
7月17日凌晨,暴雨倾盆,安徽省马鞍山市张瓦匠河段出现大面积塌方。“党员突击队,扎紧救生衣,跟我上!”第71集团军“临汾旅”警卫勤务连连长李普彪带领党员与洪水搏击,最终成功处置险情。在该旅抗洪任务现场,哪里有重大险情,哪里就有党员突击队的身影。
“抗洪任务不仅砥砺官兵战斗精神,也是对主题教育成果的一次检验。”该旅领导告诉记者,在“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中,他们教育引导党员骨干在军事演训、重大任务中率先垂范、勇当标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此次抗洪抢险时间紧、任务重,多个任务地段发生管涌、塌方、渗水和漫顶等险情。面对险难任务,该旅在营连各级组建党员突击队,激励党员骨干“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在含山县大家圩,该旅某连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官兵十分疲惫。突然,任务堤段发生漫堤险情,肆虐的洪水不断拍打着大堤,在子堤外侧垒堤的官兵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卷入激流。连长杨志松果断带领党员突击队迎难而上,全力奋战。
“看着党员突击队奋战的身影,想着保卫家园的重要使命,疲惫感便一扫而空。”一位战士感慨地说。在党员突击队的感召下,官兵鼓足干劲,经过6小时的连续奋战,快速建成一道宽1米、高1.2米、长100多米的子堤。
空降兵某旅通过抗洪实践砥砺战斗精神
年轻战士搏击洪水独当一面
周晓辉、袁文涛报道:7月20日,湖北省麻城市叶家湾桥大堤上,因作业地点狭窄,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沙袋只能靠官兵肩扛运送。“00后”战士武志远浑身上下满是泥浆,手掌被磨出血泡,仍咬牙坚持完成任务。该旅创新教育方式,将抗洪大堤作为砥砺年轻战士战斗精神的大课堂,取得显著成效。
“任务越艰巨,战斗精神越旺盛。”该旅领导告诉笔者,“00后”战士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也应与时俱进,找准年轻战士的内心“燃点”,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育“大餐”送到年轻战士的心坎上。
该旅结合抗洪抢险任务,教育引导年轻战士传承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他们利用誓师动员、机动转场、抗洪休息等时机,围绕学习“老班长”黄继光的英雄精神,开展“介绍一面旗帜、回顾一段历史、讲述一个故事”互动交流活动,引导年轻战士感悟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激励他们在抗洪抢险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与此同时,该旅在抗洪一线广泛开展评选表彰身边典型活动,并将身边典型的先进事迹制作成短片、漫画等,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宣扬,激发年轻战士学习典型、争当典型的热情。
砥砺血性胆气,催生战斗精神。面对水位不断上升、堤坝随时可能塌方的险情,“00后”战士孙邵伟果断跳入齐胸的深水,填埋沙袋近3小时,直到险情解除。一大批像孙邵伟一样的“00后”战士冒雨奋战、勇挑重担,“洪水不退、誓不撤退”的战斗口号响彻大堤。
武警抚州支队在抗洪一线营造浓厚教育氛围
身边典型坚守大堤立身为旗
何宗卯、康绍斌报道:“22年前,是解放军救了我们全家。如今,作为一名武警战士,我要有‘洪水来袭我做堤’的血性担当!”7月15日,即将转入下一场抗洪战斗的武警抚州支队官兵,在宿营地短暂休整。机动中队中士罗杰走到队列前,动情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是该支队结合抗洪实践深化主题教育的一个镜头。
连日来,该支队官兵在信江沿岸担负堤坝加固任务,长时间高强度的紧张作业给官兵带来心理压力。针对集中教育难以组织的实际,该支队灵活开展“抗洪当尖兵、战地树榜样”活动,组织先进典型采用“两三分钟说理、三五句话提醒”等短平快的形式,分享亲身经历与感悟,提振兵心士气。讲述者或站在队前,或与官兵围坐一起,用质朴的言语阐述深刻的道理,形成“抗洪一线处处皆课堂”的浓厚教育氛围。
一系列鲜活的故事让官兵深受触动。1998年夏,罗杰的家乡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遭遇特大洪灾。眼看洪水就要吞噬家园,解放军及时赶到,将他和家人救出并转移到安全地带。长大后,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罗杰从大学校园参军入伍。受领抗洪抢险任务后,罗杰主动请缨加入党员突击队,参与了多个险情处置任务。
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10-24 来源:网络整理
11-10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网络整理
03-25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6-20 来源:未知
08-23 来源:网络整理
11-05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