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车臣战争
虽然俄罗斯在军事上的态度非常强硬,但这个国家也并非没有吃过亏,比如十几年前的格罗尼兹巷战就被称为俄军打过的最为惨烈的一仗,在这场战斗中俄军刚刚进入战区就遭遇了车臣武装的全力抵抗,突入市中心的精锐步兵团最后仅仅11人幸存,甚至最后普京直接下令地毯式炸平城市,将这座小城基本炸平,最终取得了毙敌13000人的战果,但自己也付出了大量士兵伤亡的代价,对此就连美国也感叹如此损失承受不住。
图为车臣战争
俄罗斯是世界上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那么面对军事实力很一般的车臣武装,俄军为何会付出如此巨大的伤亡呢?实际上导致俄军伤亡惨重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为当时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国内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这个国家根本拿不出军费支持军队发展,所以军事实力也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图为俄军坦克
同时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并没有改变苏联时期军队的毛病,在指挥时依然做不到机动灵活,而孙子有云:兵种,诡道也!由此可以看出循规蹈矩不创新战法作战是兵家之大忌,这一点在城市巷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了能够快速占领目标城市,俄军直接将装甲部队开进了狭窄的城市道路中。
俄军的装甲部队并不适合在城市地形作战,而且排成长串的俄军装甲车坦克一旦被敌军掐头去尾就会动弹不了,这时候车上的步兵只能等着被埋伏在周围的狙击手挨个点名,同时在城市中,俄军的增援部队也无法及时救援被包围的部队,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夺取城市俄军才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图为俄军轰炸机
同时,在车臣战争中俄军所面对的车臣武装也不简单,因为车臣老兵很多都是从战场上回来的,作战经验丰富,缺乏战争经验的俄罗斯新兵根本不是这群老兵的对手,如果不是俄军掌握制空权并且出动战机大规模空袭的情况下,那么这支军队的伤亡也将更加惨痛。
可以说车臣战争给了当时的俄罗斯致命一击,但同时也打醒了俄军,随后在漫长的十几年中俄军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重视巷战武器装备的发展,目前俄军的战斗力与苏联解体时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并且在叙利亚战场上,俄军当年的巷战经验也能够再次发挥的淋漓尽致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10-24 来源:网络整理
11-10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6-20 来源:未知
08-23 来源:网络整理
11-05 来源:未知
12-04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