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标题:副标题(左对齐,主标题黑体小3号字,副标题黑体小4号字,之间用冒号或破折号相隔,不宜超过20字)
作者姓名(左对齐,黑体小4号字)
摘要(“摘要”二字左对齐,黑体5号字)
□□□□□□□□(宋体5号字,篇幅200-300字,摘要质量直接影响论文的被引用率,请作者高度重视。)
【说明】:如稿件为书评,则将摘要部分换成书籍信息简介,“作者简介”相应改成“书评作者简介”,如稿件为访谈,则将摘要部分换成访谈背景,包括被访谈者的学术简介以及访谈的主要内容,如:
书籍信息(左对齐,黑体5号字)
《传播的观念》,陈卫星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349页,ISBN: 9787010041421,29元。
访谈背景(左对齐,黑体5号字)
被誉为“媒介伦理之父”克利福德·G·克里斯琴斯教授就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伦理与道德干预这一话题接受了作者的访谈,从媒介伦理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媒介伦理研究议题的流变,提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基于全球传播的新媒体时代“真实、人性、非暴力”仍然是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标准,尽管在新媒体时代媒介伦理遇到更多的挑战,但仍要大力倡导媒介伦理,并对不符合媒介伦理的传播现象进行道德干预。
关键词(“关键词”三字左对齐,黑体5号字)
□□□□、□□□□、□□、□□□(宋体5号字,3-5个,之间用顿号分隔。关键词尽量不要与标题重复)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四字左对齐,黑体5号字)
□□□□(宋体5号字,注明作者的姓名、任职机构、职称、邮箱,比如:黄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电子邮箱: □□□。)
English Title(左对齐,Times New Roman小3号加粗;副标题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之间用冒号相隔。)
Author’s name (左对齐,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英文姓氏要全部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如:LIU Hailong。)
Abstract(左对齐,Times New Roman 5号字加粗)
□□□□□□□□□(Times New Roman 5号字)
Keywords(左对齐,Times New Roman 5号字加粗)
04-01 来源:未知
04-02 来源:未知
04-03 来源:未知
04-13 来源:未知
04-21 来源:未知
04-28 来源:未知
05-01 来源:未知
05-07 来源:未知
08-14 来源:未知
10-16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