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端木 编辑|慕容
当黄晓东意识到自己“被裁员了”的时候,他所属的公司已经解散两个月了。
黄晓东是千屿酒店旗下一家酒店的店长,而千屿酒店早前已被OYO收购。去年12月底,千屿酒店被曝出进行了一轮大裁员,与此同时,创始人及市场VP等高管已离职,公司部分业务被并入OYO。
“没有任何人通知我们离职或者办理离职手续”,黄晓东表示,因此在此后的两个月内,他依然在上班。但当他想拿回自己每个月8000元的工资时,他发现千屿的HR都离职了,“千屿HR让我们找OYO人事,但现在都没有人处理。”
向OYO讨薪的不光黄晓东一个人。3月5日,几名OYO员工在抖音上进行了一场讨薪直播,他们声称想要讨回自己该得的绩效工资。在屏幕之外,还有几百个同样遭遇的OYO前员工在围观。
OYO这家从印度市场崛起的独角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开启了野蛮生长之路,在疯狂烧钱扩张的同时,也被负面舆论缠身,甚至每隔几个月就传出裁员消息。
但是这一次似乎不太一样。3月初,彭博社报道称OYO将在中国裁减约50%的全职员工,另外包括剩下4000名灵活用工的一部分。在此之后,OYO裁员一事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讨论,更多裁员细节被拼凑出来。
人们发现,现实比新闻报道的更严峻——OYO中国此次裁员总人数超过了一万人,从最高峰的1.5万人裁剩不到3000人,个别部门从上到下不留一个人,甚至就连技术部门也裁员了接近80%。CXO级别的高管也纷纷离开,所剩无几。
OYO只剩余员工不足3000人,图片来源:OYO离职员工提供截图
携印度经验而来的OYO原本想在中国市场掀起一场变革,成为市场颠覆者,然而在连续推出1.0、2.0战略失利后,其前途陷入了未知。
大规模裁员
张青云原本以为自己还能在OYO坚持一段时间,但他很快发现自己错了。
3月初OYO开始裁员的时候,由于疫情的缘故张青云仍在远程办公。在这之前的一个星期,他身边已有同事收到了裁员通知,但自己还安然无恙,这让他产生了错觉——自己可能不会被裁。
然而事实证明了他的想法是幼稚的,几天后,HR找到了他,他才明白自己并不是幸运儿。
对于众多OYO员工来说,裁员虽然来得突然,但也已在意料之中。“年前(OYO中国)已经从1.2万人裁到7000人。”张青云称,这其中还未包括已经被裁掉的千屿酒店旗下两三千名员工。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没有人想到,年后的裁员来得更为迅猛。
3月1日,OYO中国区发布了一份自3月2日起办公室复工的通知,要求所有在14天之内没有离开上海的上海籍员工以及在上海隔离满14天的外地员工,必须在3月2日到公司办公,否则视为旷工。
03-18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4-01 来源:未知
05-12 来源:未知
05-29 来源:未知
02-12 来源:未知
04-08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6-22 来源:未知
09-06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