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个用户的体量来说,这些都是小客户,也是很多大型星座公司“看不上的”的市场,但汇集在一起,就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到2021年前,全球将有超过200亿台物联网终端,仅硬件市场的产值就会达到3.4万亿美元。”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强对市场的认知相当清晰。
基于此,吕强认为:“高轨移动通信卫星尽管也可以用于物联网,比如海事卫星和我国的天通一号,但是代价太高,从性价比和技术难度来看并不适合做物联网。如果综合考虑技术难度、投资、部署进程等因素,类似于天启星座这样的低轨窄带星座更接地气,可以更快提供服务,靠时间差就可以打出一片市场基础。”
此外,相比高轨通信终端,低轨窄带终端的采购费用和使用费始终占有优势,对那些规模很大的用户来说,单价上的细小差别会对总成本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自然生态和环保领域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生态监控和环境监测需要运用种类繁多的传感器。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丰富多样,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有效的监控,需要在森林、湿地、草原、海洋、湖泊等环境中部署海量的传感器,然后用卫星终端实现数据传输,如此一来,需要的终端数量非常庞大。如果窄带卫星终端比宽带终端单价低100元,一百万个终端就会存在1亿的差额;如果每月服务费相差10元,就是每月1千万、每年1.2亿元的差额。这样的差距,会对企业的采购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这也同样是窄带物联网星座的竞争力所在。而百万终端,在物联网的未来市场上不过沧海一粟。
除了价格因素外,应用上的优势也十分突出。体积大、定向性的宽带终端就很难用于环保领域。在很多场景下,传感器和终端要部署在山岭的北坡,甚至直接部署在森林当中。宽带终端天线可能因为树木的遮挡完全无法看到卫星,也很难用太阳能电池供电。这种时候,只能采用窄带物联网星座的全向天线,而精心选择的频段也可以绕过林木遮挡,与卫星通联。
对此,吕强解释说,有些频段的电磁波可以绕过障碍物,从狭小的缝隙里把信息传输出去,被称为特高频(UHF)的频段就有这种功能。不过这个频段上的很多资源是军用的。在军民协同的大背景下,国电高科获得了一部分UHF资源用于天启星座,使之具备了为相关行业提供全球服务的能力。
与铱星时代相比,随着应用场景的开发,物联网的兴起,价格瓶颈的突破,以及地基网络接入市场广大盲区的存在,为低轨星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应用机会和发展机遇。因此,即便铱星失败阴影犹在,也难以阻挡星座物联网带来的全球化连接革命的到来。
低轨物联网星座,想说爱你不再难。
04-20 来源:未知
05-06 来源:未知
05-25 来源:未知
06-18 来源:未知
11-12 来源:未知
11-21 来源:未知
04-24 来源:未知
05-22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网络整理
06-10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