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参加全运会,前几天解放军代表团的成绩乏善可陈。如果按纯新闻价值看,都没有可以大力报道的内容。但我们几名新人发挥自己的新鲜感,在大家都在追星、追成绩、追热点时,我们对多项铩羽而归的项目,甚至是一直不占优势的项目进行了侧面、深度的挖掘,先后在前几天浓墨重彩地报道了海军跳水队、八一蹦床队等平时受关注较少的群体。记者在丰富体育知识的同时,也给受众传播了鲜为人知的信息,都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军事体育报道,更需要精神升华高度
全运会上让记者感受最大的是体育明星的明星效应。宁泽涛、孙杨、张继科、傅园慧,这些人的出场往往能引发粉丝的疯狂热捧。就拿游泳赛场来说,我们身为媒体记者,不仅不能凭着记者证件进入场馆,就连领票进场还要限制名额,许多央媒也就分到一张进入场馆的门票,地方媒体则更少。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有着体育明星的出现,不仅粉丝团及观赛者众多,同时媒体记者也将关注焦点聚集在这个场馆。因为流量时代,明星就是流量保证。
相反,作为一些没有体育明星出现的比赛赛场,所受的关注度往往就没有那么高。以解放军代表团为例,因为管理方式和军人身份的特殊要求,大多数军队运动员往往较少出现在媒体报道中。正因如此,在报道军事体育的时候,尽管有很多亮点,但是因为商业炒作的原因,往往不及地方明星运动员的赛场花边吸引眼球。
这是军事体育报道的局限,同时也是对军事媒体报道赛事的挑战。但我们在报道中始终要明确一个价值观:体育精神是最大的财富。
在这次全运会上,我们就特别注重挖掘运动员成绩背后的艰辛、坚持,特别注重反映军人精神、体育精神在赛场上的表现。在大家都把聚光灯对准金牌时,我们着重对准那些失意不失志的坚强;在大家把鲜花掌声献给新星时,我们着重致敬那些永不放弃的老将;在大家把热点聚焦在明星的花边新闻时,我们坚持将准星瞄准赛场,聚焦比赛本身。正是因为这样的价值追求,这次报道中,关于军队男排时隔24年再夺冠的深度报道,关于一些老将英雄迟暮却壮心不已的宣传,都弘扬了主流价值,聚集了正能量,受到了许多部队官兵的欢迎。
我们观察到,全运会虽然是全国综合性最大的一场体育盛会,但是在国际体育比赛众多、体育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关注度一直处在下降趋势。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某些项目竞技水平低,商业化程度低,难以吸引观众眼球。可以预见的是,在2019年武汉世界军人运动会上,大部分的项目竞技水平都会低于国际顶尖水平,星光更是不如国际顶尖赛事,这就需要我们的军事体育报道更加注重在挖掘内涵、展现精神上下功夫,让军事体育报道成为观众和读者的精神大餐。
三、任何时代都需要走心的作品,军队媒体更义不容辞
这几年网上经常有人发问:为什么《士兵突击》之后军旅再无《士兵突击》?网友在怀念《士兵突击》这部火了10多年的电视剧时,也在拷问为什么多年来没有与之相左右的电视剧。正如网友所言:走了心的东西,大家都会看得见。
回首这次全运会报道,尽管在明星效应传播方面,作为军队媒体的《解放军报》、中国军网无法与其他媒体平台相比较,但是我们也并非一无所获。中国军网记者采写的全运会男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冠军祖立军人物特写稿《他为中国游泳开创历史,却几乎没人知道他》,在军报记者微博微信、中国军网发布以后,引起网友广泛转发和留言。仅在新浪微博平台的阅读量就达到200余万,被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东方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转发。许多网友热情点赞,有人留言说:很抱歉,今天才知道你。
尽管网络媒体的发展,让这个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快,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想看到、想读到直击内心深处的人或事。不管是哪个时代、哪个行业,走心的东西都会被发现,都会被看得见。
回望近几届全运会开幕式,解放军代表团都是第一个出场,几乎每次都能赢得仅次于东道主的最热烈的掌声;每次比赛,解放军运动员在观众支持度上基本上仅次于东道主运动员和明星运动员。由此可见,虽然军队的特殊身份影响了军队运动员的关注度,但军人的身份也增强了军队运动员的广泛认同度。特别是军队运动员纪律要求严、曝光度低,反而具备了更多神秘感,无形中也放大了新闻价值。
作为军队媒体,在报道军事体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将军队运动员的风采展示好、宣扬好。
03-21 来源:未知
03-21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3-30 来源:未知
11-23 来源:未知
12-23 来源:未知
01-09 来源:未知
02-05 来源:网络整理
03-21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