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问题解决后,资金的压力小了许多。“总的预算盘子确定后,严格执行分配方案,各有关工作部门在下达的资金额度内合理使用,不再突破,不搞特例。”张复明表示,即便赛事规模扩大,“节俭办赛”依然不可动摇,比如,比赛器材坚持“能赞助不借用、能借用不租赁、能租赁不购买”的原则,竞赛奖牌、证书制作及车辆保障、通讯服务等,也尽可能纳入资源开发范围,尽量不占用财政预算资源。
为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赵晓春透露,资源开发部很早就确定了一批有意向的赞助商“一家一家跑”。最终,央企、国企、民企合并发力,共赞助4.2亿元,“二青会盘子变大了,无形资产就增加了不少,商家也比较看好这样的一个资源平台。”
赛事组织人才匮乏同样需要解决之道。“此前,我们只有十六七个项目有相对成熟的裁判、赛事运行人员,像攀岩、滑板等项目根本没有做过相关比赛,也没有懂行的人。”赵晓春坦言,扩大规模后,更加求贤若渴。
面对庞杂的设项,刘清早提出,在竞赛组织工作上必须和国家体育总局各项目中心保持密切联系,“要点对点联系专家”,请他们到现场指导,为赛事提供技术支撑。建议果然奏效。赵晓春透露,攀岩项目本来计划放在极限运动中心,但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专家实地考察后建议“把人造岩壁放到城市的中心广场”。结果,攀岩成了最吸引观众的项目之一。
“体育局有很多非训练单位,原本不承担运动项目,为了二青会,我们把需要填补的项目分到各单位,专门负责,现在不少人都成了新项目的专家。”赵晓春表示,在困难面前,“可以不懂,但要学会向朋友求助”。
一次有益的探索
二青会这张考卷,契合了举办地的诉求。“这不仅是一场赛会,很多价值需要通过二青会去激发和体现。”赵晓春表示,当“体育+”细化到“二青+”,推进山西知名度美誉度、城市发展、全民健身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水平提升的“追求”就有了清晰面貌。
“二青会新建、改造的场馆,会后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张复明以场馆为例介绍,阳曲县、沁源县新建的体育场馆,缓解了贫困落后地区体育场馆严重滞后的问题;太原师院、临汾同盛中学等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在满足二青会比赛需要的同时,解决了学校长期以来场馆不足、功能不全、手续不完善等难题;同时,借二青会之势,各地投资建设全民健身场地热情高涨,体育公园、健身步道、15分钟健身圈、移民新村体育场地全覆盖等老百姓身边的健身场所发展迅猛,“近3年,晋城市新增体育场地800多处,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00万平方米,长治市屯留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7.2平方米,跻身全国领先行列。”
而考卷难度升级,更是时代委以的重任。
无论是在办赛过程中撬动社会力量的活力,还是允许以各级各类体校和社会俱乐部为单位参赛,李建明认为,“打开门办体育”努力打造的正是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式。在赵晓春看来,把视线从极少数放到大多数,形成体育氛围,引发对体育的再思考,“就是二青会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
全国青年运动会前身是全国城市运动会,在2013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后正式更名。首届青运会在福建省举办,经过4年筹备,二青会开启了“山西时间”,为出生于“千禧年”之后的新生代运动员提供了集体亮相的历史舞台。此番大刀阔斧改革赛制,体现的不仅是二青会办赛理念的转变,也是对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的新探索,“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刘清早说。
以将冬季项目纳入二青会为例,“让青运会功能更齐全了。”刘清早表示,中央号召3亿人上冰雪,未来冬季运动也需要后备人才,但国内目前缺少青少年阶段的冬季运动赛事,补齐冬季项目的缺口,是青运会的一次重大改革。
“从目前看,放到一个赛事中进行,可预计的好处是,政府投入的人力、物力将少于分开举办。”刘清早以大同为例,一月举办了冬季项目后,现在又承接了夏季项目,“把一套班子的效率最大化。”此外,按目前的模式,能较大程度地一次性完善城市的体育设施建设,让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指标尽早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且有了冬季项目的场地设施,使人们投身体育项目的选项增加了。”这对举办地体育加旅游及体育产业中的体育健身休闲业也将起到推动作用。但他强调,前进需要不断摸索,将来冬夏项目是否应在一个省内、一个年度举办等问题,还有待本次青运会结束后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
03-21 来源:未知
03-21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3-30 来源:未知
11-23 来源:未知
12-23 来源:未知
03-21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4-25 来源:未知
05-08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