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竞赛杠杆撬动体校和俱乐部青少年的积极性,刘清早认为是对发掘和培养我国青少年体育人才“一网打尽”。他表示,尽管二青会“胖”了许多,但“胖”的背后也是对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效益最大化的挖掘。在他看来,这是一道有探索意义的题,但场馆、资金和有经验的人才匮乏等现实问题,注定这也是一道极具难度的题。
难题的破解之道
据李建明介绍,为减轻山西的办赛压力,二青会将帆船、冲浪(短板、长板)等夏季项目和大部分冬季项目安排在广东、上海、山东等15个省(区、市)举办,“再结合山西实际情况,布局了34个夏季项目、两个冬季项目在山西举办,所用比赛场馆达到58个,覆盖山西全省11个市、9个县区以及9所省直高校、3所市属大专院校,其中主赛区太原市承办22个项目。”
赵晓春透露,早在二青会筹备之初,场馆建设就坚持“能用不修、能修不建”原则,在确保赛事需要的前提下,更多利用现有场馆资源和设施,即便有新建场馆也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问题。因此,在接到“扩容”的蓝图后,如何动用现有场馆资源服务于新增项目,成了首当其冲的难题。
“县里有一些不错的体育场馆。”赵晓春表示,以往不被大型运动会看好的县级体育场地进入了组委会视野。实地考察后,他发现,此举不仅解决了场馆不足的问题,还通过二青会激发了当地居民全民健身的热情,“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级别的赛事进入县城,现在场馆得到利用,群众也非常欢迎”。
在场地问题上,民营企业同样是赵晓春眼中被埋没的“宝藏”。从组委会的角度,与二青会合作的民营企业需要有地方政府认可,而地方政府也需要帮助当地民营企业壮大成长,“三方一拍即合”。赵晓春回忆。最终,在包括大同万龙滑雪场、右玉玉龙马场、山西极限运动中心、太原西山足球基地、临汾同盛中学体育馆、芮城圣天湖铁人三项等6个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比赛场地上举行了8个大项的比赛,“49个大项中占8个,占比16%”。
赵晓春以位于阳曲县大盂镇的山西极限运动中心为例,表示,二青会给了民营资本和政府资源融合发展体育事业一个契机。这个占地面积20亩,投资近7000万元的潮流运动聚集地是二青会BMX自由式小轮车、滑板比赛场地,由国际上专业的公司设计,已成为国内先进的滑板比赛场地之一。正是借助二青会的“命题作文”,曾经以肉羊养殖为主的这家企业才找到了探索“体育+旅游”“体育+农业”融合发展模式的渠道,为此,当地政府也在修路、绿化等方面给予巨大支持。
除了调动民间资本投入体育设施建设的热情,在赛事组委会的统一部署下,共有包括太原理工大学在内的10余所大中专院校也承办了多项比赛。“尽可能把场馆布局在场馆不足、将来还必须建设的高校,比如,太原师院、太原学院、太原旅游学院等。”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在谈及节俭办赛时,着重强调场馆赛后利用问题。
此前,《中国体育报》报道,太原理工大学共承担了男子篮球U16(俱乐部)、女子篮球U18(体校)和男子足球U18(体校)3项比赛任务,为此,学校对两块比赛场地、两块训练场地进行升级改造,包括体育器材、灯光、地板、配套设施、观众座椅等等,累计投入在2000万元以上,而二青会结束后,翻新的篮球馆和足球场都将成为两支校队的主场。
有了多方支持后,便是“用时间换空间”,让现有场馆“翻台”。二青会的首个冬季项目比赛已于今年1月在山西大同开赛,首个夏季项目冲浪比赛也已于2月在海南省万宁市举行,截至8月18日闭幕,整个赛期长达7个月。“通过延长比赛时间,有的场馆就能承接多个项目。”赵晓春介绍,水上中心先后举办了龙舟、赛艇等4个项目的比赛,有效缓解了场馆不足的问题。
“那么大规模的赛事,会不会使体育场馆的投入一次性增大,在相对时间内超过城市投资的能力?”刘清早坦言,这也是他一度担心的问题,但从目前情况看,山西采用“因地制宜”的办法较为顺畅地解决了场地问题,且从县政府、高校以及民营企业的角度,参与二青会也有所受益。例如,承接马术比赛的玉龙马场位于去年刚摘掉贫困帽的右玉县,为服务二青会,马场进行了符合赛事标准的改造,“赛会结束后,它就具备将来承办其他全国赛事,甚至亚洲赛事的能力”。
03-21 来源:未知
03-21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3-30 来源:未知
11-23 来源:未知
12-23 来源:未知
03-21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4-25 来源:未知
05-08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