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奥运帆船冠军徐莉佳:我要与帆船相伴到老
“我赢或者不赢,团队都在那里,不怨不悔;我开心或失落,朋友都在那里,不悲不喜;我安康或者伤痛,父母都在那里,不离不弃;感谢你们成就了今天的莉佳,我梦想像600年前的郑和一样,让中国航海界在世界扬名。让我们载着中国体育的强国之梦,扬帆远航,踏浪前行。”
这是2013年初徐莉佳获得体坛风云人物年度特别贡献奖殊荣后的获奖感言,再次让人见识了她的体坛才女称号名不虚传。将时针拨回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赛场,25岁的徐莉佳选择最远的航线,摆脱志在夺冠的英国选手们的纠缠,这一战术使她成功站上了最高领奖台,这也是中国运动员首次在欧美人垄断的帆船项目夺冠。在上周刚刚结束的中国帆船年度盛典活动上,徐莉佳成为首届中国帆船协会运动员委员会主任,成为与郭川并列的帆船荣誉殿堂候选人。
徐莉佳在比赛中。
自律到让别人惭愧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帆船激光雷迪尔级铜牌的徐莉佳并没有让人们记住,虽然这个成绩同样值得中国体育骄傲,但在当时51枚金牌的映衬下,她的铜牌色泽还是有点暗淡。4年后,徐莉佳终于把铜牌变成了金牌,这个好成绩让所有中国帆船人兴奋异常,而全世界更是记住了这个在国际媒体前能用一口流利英语接受采访的中国女孩,甚至有不少媒体称徐莉佳是新一代中国运动员最有文化的。
对于外界的这些称赞,徐莉佳从不这么认为,她更觉得这是自己比别人更勤奋、更自律的结果。她说,自己对于学习尤其是英语的重要性从小就印在心底,“这可能得益于我的父母,包括教练从小对我的教诲,让我知道学习对于一个人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每个运动员都会听到这样的教诲,但真正能付诸行动的并不多,“在运动队时每天晚上队里也请老师来上课,但更多是需要我们自己的坚持,尤其是初期,要能约束住自己,在别人看电视、吃零食、聊天、打游戏时你能静下心来。”
徐莉佳也承认,在学习的最初阶段确实比较难坚持,特别是对于处在年轻人集中的运动队中,而帆船给了她静下心来学习的氛围,“我喜欢跑船,有着开阔的视野,你一人操纵着帆船,没有人能打扰你,而且帆船又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项目,特别是对于英语而言,你能学到后就马上用到,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像其他行业你可能学了很多知识用不上,或者走上岗位只能用到一点点。”
能坚持多年并养成一个从学习到训练的自律习惯,徐莉佳说贵在坚持两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而徐莉佳在自律性上可以说做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在北京奥运会前受伤养病期间,所有人都一门心思想着训练和参加奥运比赛时,她则借机拼命学习英语,这让她能够向其他国际同行取经,也能自由阅读大量英语专业书籍。即便恢复训练后,每天6~8小时的训练之外,徐莉佳依然会抽出时间看书,读很多跟体能、营养、心理、帆船专业相关的英文书。
爱学习的徐莉佳不仅运动成绩辉煌,还是中国体育界的学霸,201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工商管理本科,后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攻读国际管理专业硕士,之后又转入英国索伦特大学体育新闻播音专业就读。
如今的徐莉佳可谓是国内运动员尤其是走出国门的运动员的“语言导师”,许多运动员都会向她请教如何才能学好英语,如何与外国选手用英语交谈。
“前两天采访王霜她还在问我,怎么能说好英文,现在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记呢,有什么好的提高英文水平的教材。”徐莉佳说,学好语言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有勇气,“其实,没什么技巧,也没有什么宝典,就是自己要长期积累,敢于去说,不管用什么教材都一样,最初是蹦单词,逐渐就会成句子,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徐莉佳
曾经绝望离队出走
别看徐莉佳驾驭帆船纵横驰骋在大海上,其实她天生左眼视力模糊,而且听力也不好。她说,每天用眼的时间最多只有两三个小时,每当到了晚上,她都会看不清东西,无法用眼,只有睡上一觉,视力才能恢复到勉强可以“用”的状况。“每天都很煎熬,我最大的困难来自我的身体。”徐莉佳说,这让她很难受,“眼睛不行,每天能看书的时间很少,很煎熬。”她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和工作,身体扛不住。“眼睛要瞎了。”有时,徐莉佳会这么觉得。
03-21 来源:未知
03-21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3-30 来源:未知
03-21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4-25 来源:未知
05-08 来源:未知
05-13 来源:未知
03-28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