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朱民的估算,疫情对中国1~2月消费造成的损失达1.38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全年GDP的1.2%。由于净出口对增长的预期贡献将小于0.1%,如果中国GDP增长目标为5.5%的话,最终消费要贡献3.0%,最终资本形成贡献2.4%。然而根据“非典”的前例来看,疫情冲击后的消费恢复增长很困难。因此,未来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最终资本形成的贡献。
朱民还指出,中国政府审批通过了近6万亿的投资项目,包括特高压、城际高铁、5G、新能源等等“新基础设施”,在拉动经济的同时,也可以达到技术更新的目的。
显然,在目前世界几个大经济引擎面对空前挑战之际,成功地执行这些刺激政策,应该会提高中国对于全球经济成长的贡献。
在美国,潘兴广场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比尔·阿克曼认为,长痛不如短痛,他在CNBC电视网呼吁美国政府立即按下全面“暂停”键,让社会所有无关紧要的功能完全停止30天,用来换取缩短这场危机影响企业的时间。
阿克曼强调,现在让美国人和美国公司感到恐惧的是封锁政策逐步推出, 没有企业可以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生存18个月。“但是对世界来说,唯一的答案就是将世界封闭30天”。
阿克曼认为,如果特朗普将美国从新冠病毒中拯救出来,他将在今年11月的美国大选中连任。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如果做不到,连任肯定没戏。
然而,《华尔街日报》社论呼吁重新思考应对新冠病毒的商业关闭,因为“任何社会都不能长期以其经济健康为代价来维护公共健康”。与此相反,《纽约时报》却认为,意大利的经验为世界提供了教训:隔离新冠病毒并限制人们活动的举措必须尽早采取,指令要绝对清晰,并严格执行。
问题是,现在想让地球“停止旋转”30天,是不是为时已晚?就美国的情况而言,当务之急是参照韩国模式在重大疫区狂奔式地扩大检测范围,并且调动医疗物资,阻止医疗系统的崩溃,希望能尽速“压平”病例增长的曲线。
同时,不论是面对健康危机还是复苏经济,任何经济体都无法独善其身,因为如果没有国际协作,在特效药和疫苗发现之前,跨国旅游的风险将持续上升,疫情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也不低,而锁国则意味着全球供应链也将此起彼落地“掉链”,许多制造业和物流仍然面临严峻的局势。
因此,当下担当拯救全球经济大衰退的任务的,不是某一个经济体,而是能够同仇敌忾面对病毒挑战的跨国合作。
04-09 来源:未知
05-16 来源:未知
07-09 来源:未知
08-27 来源:未知
08-27 来源:未知
08-27 来源:未知
09-17 来源:未知
12-05 来源:网络整理
05-28 来源:未知
06-13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