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的经济学家米歇尔·迈耶认为,随着经济继续面临未知领域,政府将采取激进的行动进行“救赎”,同时她强调,“在政策应对方面,我们认为刺激规模不应有上限。”
实际上,由于G20主要国家疫情严重,大家都自身难保,加上特朗普政府长期与盟国关系紧张,各国政府各自为政,甚至争夺医疗物资,不论在对抗疫情或是面对全球经济萎缩上,均缺乏国际协作分工的策略。
日前,美国《外交事务》杂志的文章指出,即使目前华盛顿着眼于国内抗疫,也不能简单地忽略采取协调一致的全球对策的必要性。只有强有力的领导,才能解决与旅行限制、信息共享和关键物品流通有关的全球协调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3月22日表示,目前来看,断定全球已经进入了金融危机还为时尚早,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积极利用“多边、区域和双边”渠道与其他中央银行交换意见,包括央行行长易刚曾多次与美联储委员会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总经理克里斯塔琳娜·乔治欧娃和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阿古斯丁·卡斯滕斯针对应对疫情的策略进行讨论。
这表明,货币政策主导者仍保持着政策协调沟通,中国也正在通过G20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机构,协调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后果的政策,这是一个积极的现象。
V形大反弹与让地球“停转”30天
全球经济大衰退已然来了,而衰退的深度和持续的时间,仍然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总经理乔治欧娃3月23日在与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的视频会议后表示,全球经济将在2020年呈现负增长,经历至少像全球金融危机一样、甚至更严重的经济衰退,但是预计在2021年复苏。
虽然德意志银行憧憬经济增长在出现了急剧下滑后,又在2020年下半年之前迅速出现V形反弹,但是遏制疫情的难度使此类估计变得很困难,因为传染病的蔓延可能给主要经济体带来更长期的打击。
德意志银行表示,“我们无法解决围绕这些预测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是史无前例的事件,没有足够的历史依据来准确地推断我们的预测。”
许多商家和投资者期待因为疫情而被遏制的消费将会随着疫情趋缓和受到控制而释放出来,造成“报复性”或“补偿性”消费。问题是,疫情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有效控制?HIS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指出,“预测到的风险绝大部分都倾向于不利方面,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应对方式。”
尽管全球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每天以滚雪球的方式飙升,但IHS和高盛均预计,全球活跃病例数将在2020年第三季度来临之前达到峰值,并从下半年开始减缓。
IHS 的市场报告指出:“尽管如此,结果将是一个U形而不是V形的恢复,因为近期增长急剧下降,然后复苏将缓慢进行。”
高盛前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朗克芬3月9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预测,鉴于美国强劲的经济、银行的大量资本储备以及其金融体系中债务的可控水平,一旦当局控制疫情暴发,美国股市、商品和其他资产将迅速反弹,这些因素将确保后果不会像他执掌高盛时发生的2008年金融危机那样严重,因此全球经济也将在疫情后复苏。
但十天后,在市场关于桥水基金的谣言满天飞之际,桥水创始人兼董事长瑞·达里奥3月19日在美国CNBC电视网上说,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给全球经济造成12万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包括美国公司可能承担的4万亿美元的损失。因此他认为,美国政府的财政援助也必须达到数万亿美元,达里奥认为“很多人将破产”。目前桥水旗下的基金损失在10%至20%之间。
从这些不同的观察看来,目前需要着重观察美国是否能够在近期有效控制疫情,时间拖得越长,就越难保证美国经济能够带动全球景气的复苏。
那么中国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3月17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举办的“全球金融市场与经济形势分析”网络视频会上指出,“疫情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疫情的解决一定需要全球合作。民粹主义所带来的政治不确定性和全球合作的挑战,也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重大的不确定性”。
朱民观察到,中国经济受到疫情的打击已经触底,并且开始出现反弹。然而中国经济反弹的最大挑战在出口领域,随着疫情持续在全球呈指数级扩散,预期将会有更多国家采取“封城”或“锁国”政策。
04-09 来源:未知
05-16 来源:未知
07-09 来源:未知
08-27 来源:未知
08-27 来源:未知
08-27 来源:未知
09-17 来源:未知
12-05 来源:网络整理
05-28 来源:未知
06-13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