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武汉的队伍中,有个叫孟浩的英雄

孟浩没告诉父母

在驰援武汉的队伍中,有个叫孟浩的英雄,他是抚顺十五中的一名毕业生,父亲孟斌是抚顺石化公司退休员工。孟浩博士毕业后在北部战区总院工作,2016年曾到非洲马里参加维和。在这次疫情狙击战中孟浩又毅然奔赴武汉,奋战在疫情狙击战最前沿。他于2月2日出发,行前没告诉父母。

2月2日中午时分,爸爸、妈妈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新闻,看到我军有八架运输机降落在武汉机场,从机舱中走出一队队威武雄壮的军人……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眼前。妈妈急忙说:“咦,那不是儿子吗?”正要细看时,那个镜头一闪而过……

看完新闻,妈妈给儿媳妇打电话,才得知孟浩在凌晨时已经整装出发了。他不让她告诉父母,怕为他担心。——王秋《父亲写给军医儿子的信,瞬间泪崩》

孟浩与父母合影

 

没告诉父母出发时间

今天是二月二,是俗话说“龙抬头”日子。一转眼,你去武汉已半个多月了。这半个多月,我和你爸无时无刻不想你,担心你,牵挂你,这心里啊,全是你!

你报名参加支援武汉医疗队和出发的时间,我俩是知道的,也理解你不告诉我们的心情,你怕我们担心,怕到时候受不了离别的那一刻。其实,你们集合的时候,我和你爸也去了。我俩远远站在树丛后边,默默地看着你们。哦,你爱人明明也去了,看着你俩缠绵的身影,我们的心里很激动,我的泪水就止不住了,我看你爸的眼角也是泪汪汪的,他不是感情脆弱的人,可这次,他也哭了。

明明这孩子真不错。你去武汉这么长时间,她每天都要来电话问候我们,隔三差五就给我们买一堆菜送到楼下。她工作那么忙,可依然没忘了照顾我们。我们虽然出不去,可天天看新闻疫情报道,从没漏过一天。能安心宅在家里,也是给国家做贡献呢!——丛雅芝《一封家书》

吴迪:病魔不除,我们不走

新宾满族自治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吴迪于2月20日乘包机飞赴武汉。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还是飞往武汉的抗疫包机。”

吴迪的父亲吴连鹏是新宾木奇镇上堡小学教师,在儿子去了武汉之后,他创作一首《送别情》:

朝辞满乡武汉行,危难请缨爱国情。

有志男儿战沙场,无畏天使缚苍龙。

吾儿仗侠纾鄂难,父母深沉壮汝行。

千言万语犹未尽,待儿荣归凯旋门。

吴迪接到妻子佟璐发来的这首诗时,非常感动,工作之余默默念读,从中悟出了父母传递的亲情和鼓励。每个班次十多小时下来,靴子里都是汗水,防护镜被汗水汽雾笼罩着。比起肚子饿,嘴巴干,最难受的是眼睛,上班期间眼睛都不敢眨,感觉一眨眼睛汗水就要流下,关键还不能擦,也不敢擦。回到宾馆,脸上布满口罩的勒痕,身上衣服都被汗水浸湿,皮肤上起满皮疹……吴迪带着父亲写的诗句在武汉江北协和医院紧张地忙碌着。

在武汉的一个多月里,吴迪除了无怨无悔的付出之外,还收获了一生之中最难忘的感动。吴迪回忆说:一次下班的途中我想买个搓澡巾,可是超市不对个人营业,只接受团体,当时抱着试试想法走了过去,因为语言略有差异,我在手机上打了一行字——您好,我是辽宁抚顺来的医疗队员,我可以买个澡巾么?店员匆匆跑到门口,把门锁打开,鞠了一躬,忙说:“快请进,快请进,你们是英雄,你们命都可以不要,我们武汉人感激还来不及,跟我走,我带你去拿。”

当时后面还有个武汉人也要进入买东西,结果被拦到了外面,听见店员有礼貌地说:“对不起先生,他不一样,他们是咱们武汉人的恩人。”听完这句话,那位武汉市民也给吴迪鞠了一躬转身离去。吴迪的眼眶湿润了,心里说不出来是那种滋味。“我想我拼命也值了,我跟所有来武汉抗击疫情的抚顺同事们一样,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病魔不除,我们不走,这个想更加坚定强烈”,吴迪说。

3月28日,吴迪凯旋回抚。

——王丽《驰援武汉医生吴迪:责任与使命让我勇毅无畏》

吴迪一家 左起:母亲、妻、吴迪、父亲

 

“雷锋城”的白衣战士姜军

姜军是抚顺市第四医院ICU主任,是抚顺市第五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员。今年3月5日,他的身影在人民网题图上与雷锋站在了一起,他防护服上写着“雷锋城·抚顺四院”,在患者心中他就是当代的白衣雷锋。

在驰援之前,姜军在各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救治病人的第一道难关竟然是语言沟通,特别是年龄大的患者,他们讲的都是地道的武汉方言,而且老人们也听不太懂东北普通话,每天询问病史、查房问诊,交流障碍严重,当地的护士就在旁边做翻译,姜军觉得这样不行,影响工作效率,他就请教当地的医生,把常用的话用武汉话和普通话对照的写在纸上,这样医疗上基本的沟通问题就能缓解,他与患者都加上了微信,对于一些住院时间长,内心焦躁的患者,他通过微信与他们交流,做心理疏导,实现了彼此沟通的顺畅。他把手机号留给患者,即使患者出院,也可随时与他沟通,他是患者24小时连线的医生。 ——王丽《“雷锋城”抚顺的白衣战士姜军:医患情深两难忘》

姜军上了人民网

 

徐晓轩的重症监护

抚顺市首批赴武汉医疗救援队员徐晓轩火线入党,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徐晓轩是华润辽健集团抚矿总医院急诊急救中心的一名护士。从事急危重症护理工作10年。1月26日,她和同行的137名辽宁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到达武汉。

徐晓轩被分配到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江北院区重症监护室。她边熟悉工作环境边开展工作。尽管此前一直从事危重症护理工作,但刚刚进入ICU病房的一幕,还是让徐晓轩深深地感受到这场疫情的残酷:一些神智清醒的重症患者,没有力气说话,吸着高流量的氧气,血氧饱和度仍维持不到80%,呼吸频率40~50次/分,最后不得不使用气管插管,呼吸机替代治疗,治疗的结果并不都尽如人意,有的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能够脱机拔管,但也有些患者最终没能战胜病魔。

看到重症患者上着呼吸机,用着镇静药物,无法表达自己的内心,徐晓轩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她只能以专业的护理技术和强烈的责任心,时刻给患者以照顾和心理上的安慰,帮助他们战胜病魔。患者清醒的时候,徐晓轩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无助和对生命的渴望,这时徐晓轩会握住他的手:“不要害怕,因为我们都在,希望你再坚强一点,再努力一点!”

徐晓轩护理过的一位老人,入院后的5天里,经历了从清醒到上呼吸机,再到脱掉呼吸机转入普通病房的过程。脱掉呼吸机当晚,徐晓轩正好是夜班。她发现老人的血压居高不下,看起来很焦虑,就关心地问:“大爷,您怎么了?”他不说话,“想喝水么?”他也不说话。徐晓轩耐心地说:“大爷,我是从辽宁抚顺来的,我一定会把您护理好!您不要怕,慢慢说,我听得懂。”患者这才说,他想给家里人打电话,而他的手机没电了。徐晓轩取来科里专用的手机,拨通了患者儿子的电话。“他们聊了一会,说什么我也没听懂,但我知道一定是给家人报平安。”徐晓轩这样想。

一会儿,老人家示意徐晓轩接电话,电话那头,他的儿子情绪很激动,虽然语无伦次但徐晓轩听得懂,他是在道谢。徐晓轩说:“这都是我的职责所在,能真切的帮到老人家,我也很高兴。”更让她感到高兴的是,通完电话一个小时,老人家的血压逐渐降到正常值,晚上也睡的很安稳,第二天就转到了普通病房。——佟玲《逆行天使徐晓轩的无悔初心》

徐晓轩在病房

 

杨晨的喜泪

36岁的杨晨是抚顺市中心医院重症专护。2020年1月26日正月初二,杨晨和同事飞往武汉。在武汉市蔡甸区江北医院ICU病房重症二组连续工作了55天。

杨晨所在的重症组进驻之初,由于疫情紧迫,当地医院的设计不能满足众多感染患者的救治需要,也不能保证感控顺利运行。重症组火速同医院领导及ICU主任完成对接,2天内完成了对ICU病区的专项改造,顺利开展了工作。2月4日,杨晨第一个夜班,她用柔弱的肩膀一连为病区患者更换了七八个氧气瓶。查遍她的微信朋友圈,没有一条提及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也没有一条诉说自己的苦累。

在ICU病房,给患者间断吸痰,倾倒呼吸机冷凝水非常危险。遇到患者呼吸机支持没有作用时,就要进行俯卧位通气,杨晨和同事们得一起努力将镇静或昏迷的患者翻身,被感染的风险就更大。

2月8日,杨晨是半夜十二点的班。她看管4床患者,交接班时医生嘱咐,患者很有希望拔管撤呼吸机。

她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翻身、吸痰、治疗,每一项操作都加倍小心。第二天早晨,医生看过血气分析结果后,决定给患者试脱呼吸机。10分钟过去了,患者生命体征良好,20分钟过去了,依然稳定。就在大家要庆祝胜利时,患者突然开始呼吸困难,血氧慢慢下降……医生赶紧给患者上呼吸机辅助呼吸。

“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吗?”杨晨的心情跌落谷底。同组医生拍拍她肩膀:“昨晚你的工作已经很优秀了,没有你的努力,就没有患者的这30分钟。我们继续努力!”

2月10日,辽宁医护人员重症微信群里传来了喜讯:3床患者成功脱机拔管!又过了1个小时,4床患者也成功脱机拔管!

杨晨落下了喜泪,这些天所积累的艰辛、疲累,瞬间化为乌有……

3月20日,英雄凯旋。杨晨说:“记得临别武汉,路口全程的黄灯,列队的警察,突然开放的高速路口,一路相送的志愿者,我想这是封城的武汉能给予我们的最高敬意。当飞机降落在沈阳桃仙机场的那一刻,民航人用他们的最高礼仪‘过水门’为我们接风洗尘!全程警车开道,全线绿灯放行!家乡父老组成迎接队伍向我们挥手欢迎,向我们鸣笛致敬!这是全辽宁省人民为了欢迎我们回家给予我们的最高礼遇!其实我只是换个地方,做了一个普通医务者应尽的义务……”

——佟玲《抚顺支援湖北医疗队员杨晨:“我只是换个地方,尽了普通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杨晨

 

妈!妈!…… 石峰豪的15声呼喊

在停机坪前来接机的亲属队伍里,17岁的石峰豪举着印有妈妈大照片的图版。在等候的一个多小时里,石峰豪一直高高举着妈妈的照片。他说:“妈妈是我的骄傲!”

石峰豪的妈妈姜艳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护士。在武汉奋战50多天后,今天乘飞机凯旋。

下飞机后举行欢迎仪式。仪式结束后,英雄们将登上大巴车开赴宾馆休整14天。

欢迎家属与荣归的英雄之间相隔50米。再加上都戴着口罩,家属们很难辨认出亲人。石峰豪急了,他大喊“妈!妈!妈!妈……”,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

小伙子的努力奏效了——喊到第15声“妈”的时候,姜艳终于看到了儿子,隔着隔离区,她给了儿子一个隔空拥抱。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此时的石峰豪已经泪流满面:“妈妈,我爱你!” ——万恒《妈!妈!…… 17岁小伙的15声呼喊》

石峰豪15声喊妈

 

孙妮:希望成为女儿的骄傲

2020年2月2日,丹东市第二批支援武汉重症医疗队6名成员出发。队长是丹东市中心医院护士长孙妮。

2日一早,天还没亮即将出发,孙妮想亲吻一下睡梦中的女儿吕若嫣。不料,女儿突然睁开眼睛,说:“妈妈,我早醒了,你要出发了吗?妈妈放心,宝宝乖,我不哭,你早点回来!”若嫣和爸爸吕远鹏送妈妈上车。在车刚要启动的时候,若嫣塞给妈妈一封信,要她上车后再看。信里夹着200元钱,那是女儿的压岁钱。

丹东出征的6人加入辽宁重症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他们在武汉奋战56天,直至由辽宁重症医疗队负责的三、四病区80张病床全部清空。

最让孙妮感到幸运的是,她在东院区见到了心中崇拜的偶像李兰娟院士。孙妮把带有合影和医疗队员各自签名的笔记本送给她,李院士很喜欢,欣然与各位合影。

孙妮与李兰娟合影

 

3月14日是吕若嫣12岁生日。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特地送给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湖南卫视连线在丹东的吕若嫣和远在武汉抗疫前线的妈妈隔空对话。

3月28日,是丹东第二支援湖北医疗队返回丹东的日子。一大早,吕远鹏和女儿吕若嫣就忙开了,父女俩在花店购买了99朵玫瑰,又到一家印刷社制作了条幅。条幅上写着七个大字。

3月28日下午,当孙妮双脚踏上这片久违的故土时,像是有心灵感应一样,老远就看到了丈夫和女儿站在为她精心喷绘的“爱心车”旁,瞬间泪目。挂在车上的条幅写着:“欢迎母老虎归山”!这句诙谐的欢迎词,洋溢着满满的赞美。——王玉《孙妮:希望成为女儿的骄傲》

欢迎母老虎归山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以市场主体评价检验改革成效

      据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赵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28日列席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换工作电......

    03-31    来源:未知

    分享
  • 国办印发推进养老服务发展意见

      干部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 尹深)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对于推进养老服务进行的定见》。国务院音讯办公室本日下战......

    04-16    来源:未知

    分享
  • 文莱高速威海段明年通车

      工地相关负责人在介绍工程进展情况 ■工程名片 文登至莱阳高速公路项目 文莱高速公路起自文登区臧格庄南,东接荣文高速......

    04-17    来源:未知

    分享
  • 新闻 阿联酋海域油轮遇袭,各方说法不一

      继阿联酋闪现4艘商船5月12日在阿联酋领海左近的阿曼湾、富查伊拉口岸以东遭逢破欠佳步履后,沙特一条首要火油管道的两......

    05-17    来源:未知

    分享
  • 社会化 工信部就骚扰电话管控不力问题约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5月22日,家产与动静化部新闻通信希图局就骚扰电话管控不力标题约谈了中国电信小我公司和广东、江......

    05-23    来源:未知

    分享
  • 新闻 看数博 说贵州

      阿里巴巴团体创始人马云插足2018年数博会时说 贵阳成为中国经济增多速度最快的都会之一,主要原由是抢占了大数据这临时......

    05-26    来源:未知

    分享
  • 舆论 王志军:美加征关税对我制造业影响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题:美按次影响团体可控我国将坚韧不拔推动打造业高品格发展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就美对我新一轮加......

    05-26    来源:未知

    分享
  • 社会 沙特机场遭胡塞武装袭击致1死7伤

      伊拉克军方23日说,伊反恐军队在该国北部对伊斯兰国残余武装施行了为期两天的剿灭步履,切断了伊斯兰国在该地域的提供......

    06-24    来源:未知

    分享
  • 新闻 非洲多国学者到访中国非洲研究院

      公家网纽约6月24日电 (记者李晓宏)由海外华人美术家协会与罗丹外洋艺术家基金会星散主办的曼哈顿之夏海外华人美术家......

    06-25    来源:未知

    分享
  • 关注 为地方经济成功转型写下浓重一笔

      南京法院2017年以来新收破产类案件1252件,审结1043件,相较前五年别离增多121.59%和143.69%,累计化解企业债务近180亿元,妥善安置职......

    07-07    来源:未知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