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的周末,又发生了一起令广大球迷震惊和失望的事:德国籍土耳其裔球星厄齐尔,在其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番攻击中国新疆政策的恶毒言论。
有多恶毒?他的言论不仅大造谎言,挑拨民族关系,还公然鼓吹“圣战”、“东突”,文字背景还给配上了“东突”旗帜的图片,透出一股浓浓的恐怖主义气息。
厄齐尔现在效力于英格兰的阿森纳队,这支球队在中国有许多球迷。此番言论一出,在中国某专业足球app内,留言里表示愤怒最多的,正是那些身处新疆的球迷。
思考再三,鉴于岛上都是有常识、有判断力的岛友们,岛叔决定在这里放上“环球网”翻译的前两段,厄齐尔用土耳其语写道:
这话有多扯,这里就不必说了。不过,我们知道,“东突”分子目标是用恐怖手段分裂中国,在新疆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可这跟厄齐尔有什么关系?
这还得从“东突”组织的前世今生说起。
厄齐尔资料图
开端
“突厥斯坦”其实是个殖民时代的词语。在当时瓜分世界的狂潮中,英国等殖民者以帕米尔高原为界,把以西的现在中亚五国地区,称为“西突厥斯坦”,把以东的中国新疆地区称为“东突厥斯坦”。
可见,这纯粹是个西方殖民者炮制的地理名词,为的是便于他们控制和吞并这些地区。可是后来,中东、中亚地区一些本土宗教人士却接过衣钵,并把它赋予了政治含义。
这里,不得不提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蔓延的两种思潮——“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思想,前者是说所有的穆斯林要结成一个伊斯兰国家,后一个是指所有说突厥语的民族组成一个突厥帝国。
19世纪末,“双泛”思想开始传入新疆地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甚至派人深入新疆“教学”。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一种所谓“我们的民族是突厥,我们的宗教是伊斯兰教,我们的国家是东突厥斯坦”的分裂主义理论构建起来了,一些境内外势力勾结的“东突”势力也诞生了。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境外伊斯兰复兴运动崛起,宗教极端主义活跃,新疆境内的“东突”问题再次被刺激起来。
1997年,新疆喀什男子艾山·买合苏木跑到境外,和其他“东突”分子恢复建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形成了“东伊运”恐怖组织。
2003年,艾山·买合苏木被巴基斯坦军队击毙,但“东伊运”为祸新疆的恐怖活动并未停止。
2013年10月28日,一辆吉普车闯入北京天安门前金水桥,故意冲撞游人群众,然后汽油被点燃致车辆起火燃烧,最终造成5人死亡(包括3名车内恐怖分子)、40人受伤。这场令世界震惊的北京“10·28”暴恐案正是由“东伊运”策划。
2013年北京“10·28”暴恐案(截图自纪录片《中国新疆,反恐前沿》)
2014年3月1日,10余名蒙面暴徒持刀出现在昆明火车站,无差别砍杀无辜群众,致31人死亡,141人受伤,其中40人系重伤。昆明“3·1”暴恐案也是由“东伊运”策划。
2014年昆明“3·1”暴恐案
2014年4月30日,新疆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案件,造成3人死亡、79人受伤。案件主犯之所以能制作简易炸弹,正是源于“东伊运”在网络上散布的暴恐音视频,在境外指挥实施暴恐行动的正是“东伊运”成员。
由此可见,“东突”问题的思想起源,传播者和策划者,还有恐怖分子的大本营,全都在境外。
这样看来,厄齐尔,这个境外人士,受境外势力的影响,产生出如此极端的“东突”思想,就不难理解了。
扩散
当然,“东突”组织并不是只有“东伊运”这一家,“东伊运”也不是第一家。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内除了少数龟缩到地下的死硬分子,大批“东突”分子逃去了土耳其、阿富汗等中东国家。改革开放后,中国和外界的接触日渐增多,境外的“东突”又开始蠢蠢欲动,想攀上西方再干一场。
还别说,叫他们“分裂分子”一点都不冤枉。都想鼓捣一个“东突厥斯坦”出来吧,结果自己先“内部分裂”,形成了大大小小快60个团伙。
03-31 来源:未知
04-16 来源:未知
04-17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未知
05-23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6-24 来源:未知
06-25 来源:未知
07-07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