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左)和马化腾。图/视觉中国
文 |《财经》互联网团队
编辑 | 宋玮
中国互联网从BAT(百度、阿里、腾讯)统治到AT统治,延续了十余年时间。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你争我抢中战斗了五年,一回头,发现自己的大本营已被重重一击。这就是它们的2019年。
在过去,阿里巴巴和腾讯所面临的敌人,是京东、网易,以及早年的百度、360,但无论是哪家公司,都未对这两者真正形成冲击。而今天,拼多多、美团对阿里,字节跳动对腾讯,是新物种对旧物种的进攻。
今天阿里和腾讯依然是中国互联网绝对的两大龙头,但人们经过2019年,已经清楚看到,巨头对于这些强有力竞争对手始终缺乏有效遏制手段。人们看到巨头强势背后的无可奈何,看到它们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和内心的恐惧。
这一切都体现在了这一年的股价上。腾讯从今年初的308港元到10月25日的316港元,几乎没涨,其目前市值为30246亿港元(3859亿美元)。阿里巴巴,从年初的130美元到10月25日的174美元,涨了25%,目前市值为4538亿美元。
美团和拼多多则增势迅猛。2019年10月8日这一天,美团超过京东、百度,成为仅次于腾讯、阿里巴巴的国内市值第三的互联网上市公司。目前美团总市值为681亿美元。
10 月 24 日,拼多多美股股价大涨 12%,市值达到 464 亿美元,超越京东(448 亿美元),成为阿里巴巴、腾讯和美团之后国内市值第四高的互联网公司。
而随着目前估值750亿美元、计划以1000亿美元以上上市的字节跳动IPO,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互联网前五大的格局或许是: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而后面三家都是在2010年之后才成立的公司。它们更年轻,也更有野心。
《财经》记者梳理和分析了2020年中国互联网的三大看点,分别是巨头之战、大交易、国际化。
巨头之战
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一鸣。图 / 视觉中国
1. 百度VS字节跳动
2020年,互联网小巨头对互联网寡头的冲击还将继续。对于部分公司来说,甚至将成为决战关键年。互联网格局在稳定中有波动。
AT为龙头不会发生变化,而百度已经从第一梯队落下阵来。今年百度度过了坎坷的一年,包括财报首次亏损,大量高管或退休或离职,无人车融资不顺,更关键的是,这家20岁的公司迟迟没有找到搜索之后下一个清晰可见的发展方向。
O2O战略放弃后,百度将赌注押在AI上面,无人车是AI落地场景最有想象力的方向。百度希望成为无人车时代的操作系统,就像安卓之于手机。但汽车产业链条比手机长得多,各家厂商也都是难以撼动的商业巨无霸,想要撬动车企让它们开放数据同时自己放弃这块蛋糕,并不容易。加上如今经济下行,百度财报承压,无人车还需要巨额亏损,这让它的未来显得不甚明朗。
百度的根基业务也将面临来自字节跳动的挑战。字节跳动在信息流领先于百度,百度作为后来者追赶。而对于字节将发起的搜索战役,字节是进攻,百度是防守,此战威胁到百度之根本。这场战争将很可能在2020年变得激烈。
现在两军对垒尚未交战,处于军备竞赛期。这一仗搜索里面的内容权重较高,以投资为先锋军,百度有百度百科,头条收购了互动百科。可以预见的是,当搜索大战爆发时,百度的搜索引擎不会提供互动百科的内容,头条的搜索主动展示互动百科的内容。
其次,在问答类,百度高价入股知乎,补全了深度内容里的问答,百度知道、百度经验和知乎,共同构建百度问答内容的壁垒,以对抗字节跳动的悟空问答。更细分来看,股票类、联盟阵营、汽车品类,每个垂直品类都会存在这样的竞备比拼。这是两大军备辎重武器弹药竞赛。
现在,百度核心是拼命提高手机百度和移动百度搜索入口,字节也正试图突围。百度是PC时代的霸主,与移动和AI时代的崛起新秀头条对抗,我们正处在旧时代和新时代转换的窗口期,这场战役胜负决定公众信息由谁去供给。
2. 字节跳动VS快手
此外,2020年将是字节跳动和快手两家公司的关键年份——都要上市,都要全面投入短视频——抖音和快手将迎来决战之年,两方几乎达成共识:2020年底,将是这两款国民级短视频应用市场占有的分水岭。
2019年下半年,抖音日活3亿多,快手2亿多,而这块市场的天花板在4亿-5亿之间,它们一边在奋力吃剩下的份额,一边在从对方手里抢夺用户,2020年将是决战的关键年份——这是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用户量级的泛娱乐产品竞赛,也将是炮火最强的一战。
攻守之间,它们都在越来越像对方。2019年底,快手推出了类抖音的快手极速版并迅速突破2000万日活,抖音也推出了类快手极速版的抖音红包版作为防御。同时,抖音还在社区培养、直播等方面进攻快手。
除了产品活跃度外,产品本身的生态能力也成为市场关注的对象,电商是抖音和快手的重点赛道,这将证明短视频作为泛娱乐平台对交易类场景的承接能力,即与产品属性息息相关,也与用户生态架构有关。
而在这个关键年份中,它们都加紧了上市步伐,又为这场战役增添了紧张的氛围——主力产品表现将大大影响上市后资本市场的态度。而上市时间的选择,也将对彼此的股价形成一定参照性,或刺激或冲击。
为了绝对领先优势,两家公司将重投入公司资源——从用户运营、产品改版、算法推荐到广告投放,这不再单单是两个产品的较量,更是两家百亿美元产品公司综合能力的比拼。
3. 腾讯VS字节跳动、阿里巴巴
腾讯作为中国市值第二大的互联网巨头在过去两年中受到了比较大的压力。在内部,腾讯正在经历组织架构的调整与公司治理的更新改革;在外部,腾讯的部分业务受到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新兴势力的挑战。
不过从整体大盘来看,腾讯的核心业务游戏、社交仍然处于稳定的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游戏业务与社交业务有强关联性,腾讯的游戏之所以成功,正是由于其掌握着庞大的社交关系链,这是字节跳动所不具备的。
不过对腾讯而言,压力仍然在。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进一步激发目前核心业务——游戏、广告、云计算与金融的动能,使其穿过周期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一个可以预计的方向是,腾讯的“连接”战略会持续甚至加强,这种策略有两个好处。第一,这是腾讯长期以来的战略考虑,即充分授权,让每个板块按照更符合自己行业规律的方法去发展;第二,可以为其正在大力发展的腾讯云和金融业务积累资源;第三,类似腾讯视频这种长期亏损的业务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自然可以自然维持,但在公司整体处于调整期的时候,将其放入资本市场更有利于融资与减轻母公司压力。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腾讯视频与微众银行。它们分别作为腾讯体系内,对于资本要求最大,以及增长动力最为强劲的业务,腾讯最有可能在下一阶段对它们进行资本化运作。
其次,腾讯在2020年会继续加强对于to B业务的发展与整合,提升业务效能。2018年,腾讯专门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将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押注于云计算与大量to B业务。
目前,以腾讯的人工智能业务为例,目前腾讯内部由优图实验室、AI Lab等这样的基础研究部门,与具体业务自己旗下负责应用研究的实验室,比如腾讯金融业务旗下FIT金融云的AI团队。
长期以来,腾讯的一众基础研究部门技术成熟度有待加强,其KPI依据主要是所发论文的数量。如此,它们对于业务部门的支持与协同相对困难。因此,可以预计,在腾讯未来会选择更加高效率与聚焦的公司运营战略上,这类务虚的业务将会被进一步调整,无论是进行相应的收缩,还是与具体的业务部门进行更紧密的结合对于当前的腾讯而言都是非常实际的决策。
第三,出海会成为腾讯游戏业务下一阶段最重要的战略之一。随着国内游戏版权受到政策监管的风险不断加大,以及游戏市场的不断饱和,出海必然成为腾讯游戏的重要战略抉择。
此前,因为《王者荣耀》的海外失利为游戏出海的战略带来了不确定性,但最近腾讯的射击类(吃鸡)游戏《刺激战场》成绩游戏,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手游,同时,归腾讯所有的拳头公司《英雄联盟》手游版将在明年上市,这个全球顶级的IP将弥补《王者荣耀》出海失利后,腾讯系MOBA手游在国际市场的缺失。
4. 阿里巴巴VS拼多多、美团
阿里巴巴在今年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组织传承,9月10日,阿里创始人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职,由阿里CEO张勇接任。
组织能力被业界称道效仿的同时,阿里整体的业务发展“稳中有增”,五年前定下的“到2020财年平台消费规模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张勇已经明确表示“这个数字已经毫无悬念”,在接下来的五年,阿里计划要服务全球超过10亿消费者,创造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消费规模。
03-31 来源:未知
04-16 来源:未知
04-17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未知
05-23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6-24 来源:未知
06-25 来源:未知
07-07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