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由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牵头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上市企业联盟”。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的“三链”联动,加快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助力科技创新创业。目前,已有联想控股、中科曙光等26家院所高科技企业在海内外成功上市。另外,中科院还成立了新材料、先进计算、机器人等十多个领域的创新与产业化联盟,联盟成立之初便由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牵头。
以先进计算领域为例,负责牵头的曙光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研发,并及时向中科院研究所寻求支持,这样一来,中科院的研发工作就能直接面向市场。
拓展科技成果转化空间
“3月底前我们将拿出1006件专利,并在全院首次拍卖,以拍卖的形式实现存量专利的批量转化。”中科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主任隋雪青说。
2016年,中科院启动并实施了“中国科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设立了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力求完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旨在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
“科研成果要转化,中科院需要展示开放形象,让企业在有需求时第一时间想到、找到中科院。”邓麦村亮出了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2017年的成绩单: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从中科院104个研究所征集有效专利,成立共享专利池,并面向企业开展“普惠计划”。企业可向中科院申请加入“普惠计划”专利池,签约成功后根据自身需求选定专利池中的2个领域内、总数不超过20件的意向专利,在2年内免费自主实施。后续若有进一步需求,企业还可选择购买专利(每件不超过10万元),或与中科院科研团队开展技术咨询、委托研发、共建实验室等合作。
截至目前,已有26家中科院研究所通过“普惠计划”将近千件专利免费共享给企业使用,已经加入“普惠计划”的企业和准备签约的企业近200家,已转让专利25件,授权共享专利230件。
隋雪青说,“普惠计划”全国推介已经走进13个城市,召开了17场与企业对接会,覆盖近1000家企业,推进企业与研究所密切互动。
此外,中科院还发布了《关于组织“中国科学院专利拍卖”活动的通知》,委托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对全院存量专利分类,以拍卖的形式实现存量专利的批量转化,共57个单位申请参加专利拍卖活动,拟拍卖专利共1006件,并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网上竞价和拍卖举牌联动的形式,全方位多渠道予以推进。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还为此推出“中科院专利估值模型”,从专利先进性、技术支撑度、市场关联度三个维度予以评价,生成拟拍卖专利的预估值。
根据中科院的规划目标,“十三五”期间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企业和院所投资企业新增销售收入累计超过4.8万亿元,利税48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孵化“双创”企业5000家;为不低于2万家企业提供“四技”服务;5年间专利实施超过1万件,有效专利5年实施率达到20%。(记者 陈莹莹)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7 来源:未知
04-19 来源:网络整理
08-12 来源:网络整理
02-06 来源:未知
07-26 来源:网络整理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