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全国口罩日产能、产量双双破亿,不到一个月产量增长十几倍。医用N95口罩日产能、产量分别达到196万只、166万只,医用防护服从日产0.87万件跃升至超过30万件,一线医护人员防护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这是同舟共济、全面动员的中国力量——
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人民群众生活物资必须全力保障!
3月19日,务工人员陈安心(前)准备上车。当日,551名湖北荆州务工人员搭乘G4368专列抵达广州,返岗就业。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多部门建立快速联动工作机制,千方百计增加生活必需品供应;重点保障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开辟食品、蔬菜、医疗物资等必需品绿色通道,撑起交通“生命线”;各地各有关企业对湖北省、对武汉市生活物资保障全力支持……
疫情大考下,我国生活必需品、医疗物资、电气水热等基本供应总体平稳,食品、药品、基础工业品、基本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有序运转,14亿人的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重启”的武汉,正在迎来新的希望。
城市交通运转起来,公园景区陆续开放;中欧班列(武汉)恢复常态化运营,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九省通衢之地、中部工业大市加快苏醒,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联动激活。
4月8日,武汉“解封”当日,迎来2020年首场“云招商”。
3月28日,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武汉)班列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驶出。这是自疫情防控以来,从武汉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恢复常态化运营。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当天签约69个项目,涉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金融保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总金额达2451亿元。其中,11个总部项目落户武汉。
潜江小龙虾、秭归橙、英山云雾茶……为解决当地农产品滞销问题,全国多地政府鼓励优先采购湖北农产品,各大央媒线上“带货”,全国人民纷纷“搭把手”,掀起了一股为“鄂货”下单的热潮。
全国为武汉加油,武汉也为全国助力。
4月22日,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湖州段进行最高测试速度试验。
速度指针不断升高,直到跑出时速385公里试验目标值,在没有降速情况下通过裕溪河特大桥,创造了世界300米以上大跨高铁桥梁最高行车速度。
4月22日,在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湖州段,联调联试综合检测列车经过浙江湖州境内(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此时,远在400多公里外的武汉,中国铁建铁四院线站处副总工程师李秋义正紧盯着电脑屏幕上实时传送过来的轨道各项数值。
“虽然还不方便去现场,但我们为裕溪河特大桥量身定做了轨道状态监测系统,有了这个‘千里眼’,设计人员在武汉总部就可以实时监控。”他说。
同舟共济、勇毅前行。
到4月17日,湖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复岗率分别达到98.2%、93%。整体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达到正常水平。
抗压前行的湖北,正如同今日中国的缩影。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一定能夺取战“疫”最终胜利。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7 来源:未知
04-19 来源:网络整理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02-28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