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前,乔布斯在向世界展示那台 iPad 前,说这是一台介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夹缝之间的设备。
一语成谶。
在后来的若干年,iPad 风靡全球,成为了千万家庭老少咸宜的娱乐设备,一台在大多时间遗落在沙发「夹缝」里的设备。
时隔 10 年,当我第 n 次拆开这台拥有着硕大屏幕的设备,iPad 已然不复当年的模样:超窄的边框,纤薄的外形,绚丽的屏幕,甚至与笔记本电脑相差无几的键盘与触控版,都在隐喻着,这是一台真正的桌面终端。
但同样的问题却如昨日重现:iPad 究竟是什么?
外观
新 iPad Pro 延续了上一代的 ID 设计,完全相同的正脸,同样线条硬朗、棱角分明的机身造型,连外设吸附触点也相同,这也使得 Apple Pencil 等配件实现了隔代可用。
一眼可辨的区别来自背后的摄像头,「浴霸」造型的相机模组也使得整机重量比上一代重了 3g。(12.9 英寸重了 10g)
除了增加了一颗 1000 万像素 f2.4 的超广角摄像头,更显著的变化是双摄旁边的那颗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苹果不是第一个 ToF,但把应用做到了最好
iPad Pro 上所搭载的激光雷达属于 3D 感知技术的一种,利用雷达发射光波,光波触及不可穿透的物体后会产生反射,记录发射回来的时间,就可以确定深度信息,从而得到一张被测物体的 3D 图像。这种测量方式叫直接飞行时间 dToF(Direct-ToF)。
激光雷达的加持,是为了实现更逼真的增强现实(AR)。
以官方应用「测距仪」为例,使用旧款 iPad Pro 或者 iPhone 时,由于设备使用摄像头图像感知,在测量前,你总需要花一些时间寻找特定的平面,不仅在黑暗环境下无法使用,还经常会出现虚拟物体与真实物体重叠的穿帮效果,而激光雷达加持下的新 iPad Pro 不仅不惧暗光打开即用,还实现了非常精准和智能的探测。
比如此前测距时,你需要手动确定测量的起始点,而新 iPad Pro 的坐标移动到物体边缘时,系统会自动实现边缘吸附对齐,同时自动生成参考线。
当 iPad Pro 靠近被摄物体时,屏幕上还会出现更多的刻度线,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物体测量。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7 来源:未知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02-28 来源:未知
03-16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