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抗疫发展贷”线上新闻发布会
旷视科技的AI测温系统
猎豹移动机器人豹小递
卓诚惠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新名医新型口罩
从抗疫到防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科技力量积极参与。疫情发生以来,中关村示范区已经有200余家企业克服自身困难,直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期间,中关村管委会通过出台科技战“疫”10项措施,转变服务方式,充分引导科技企业发挥抗疫力量的同时,也保障企业健康有序复工复产,持续发挥科技赋能效益。
措施细化落地 抛出发展“定心丸”
3月18日,中关村管委会联合8家金融机构推出了200亿规模的“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以下简称“抗疫发展贷”)产品。“该产品具有额度大、品种多、利率低、审批快等优点,贷款利率最低可达2.05%,将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平稳健康发展。”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中关村管委会发布《关于支持科技“战疫”、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出台10项支持措施以来,管委会陆续启动了相关项目申报和资金拨付工作,在科技信贷、融资租赁、高聚人才专项支持等领域加快政策落地,让企业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此次推出的“抗疫发展贷”就是10项措施的细化举措之一。“抗疫发展贷”设置优惠利率,建立绿色通道,给予政策支持,以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关村企业生产经营影响。
10项支持措施还重点关注中关村科技型小微企业,为小微企业定制了专项“红包”。3月5日9时起,中关村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费用支持资金线上申报工作启动,成立时间在5年(含)以内,从业人员100人以下,2019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在20万元(含)以上、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或在示范区范围内注册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均可申报。
据介绍,今年针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实施与往年相比略有不同。“一是结合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实际影响,将申报时间提前到一季度,尽可能早地给予企业研发补贴,降低疫情期间企业运营成本。二是将安排每周线上政策宣讲及申报培训,让企业申报有更充分的准备,减少疫情对企业申报的影响。三是完全实现线上申报,企业无需提供线下材料,进一步优化申报流程。”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中关村管委会已经第一时间拨付超过3.2亿元的支持资金,支持企业用于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方面,助力企业加快抗疫工作进度。
企业合力战“疫” 200余家科技企业“各显神通”
科学技术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疫情暴发以来,中关村科技企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据初步统计,示范区共有200多家企业的技术产品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检测试剂、疫苗和药物方面,卓诚惠生和博奥生物分别研发的检测试剂盒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应急审批,新兴四寰、金豪制药、纳捷、华科泰、金沃夫等5家企业的检测试剂盒进入国家药监局的应急审批通道。药物、疫苗的研发周期相对较长,目前已有科兴生物、泽辉生物、神州细胞、舒泰神、天广实、中美福源、盛诺基等中关村企业在加紧研发疫苗、细胞注射液、干扰素药物等方面的研发,部分已经进入临床阶段。三元基因、凯因科技和以岭药业等中关村企业加班加点生产被国家卫健委推荐使用的药物,紧急发往全国各地。
在测温设备和口罩方面,百度、旷视科技、千方科技、格灵深瞳、领邦智能、镓族科技等企业积极开展新型智能测温设备与系统研发,并在机场、车站等大人流场所实现落地应用。针对口罩急需状况,纳通医疗、依文、联合益康等企业转产引入生产线,生产市场急需的口罩。新名医、易净星、博辉瑞进、利亚德等企业发挥技术优势,研发可多次消毒、重复使用的新型口罩。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7 来源:未知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02-28 来源:未知
03-16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