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助力抗疫方面,东华软件、神州数码、亚信安全、奇安信等企业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直接参与应急医院信息系统及安全建设。推想科技、深睿医疗、安德医智等企业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助力新冠肺炎的临床诊疗。云知声、龙芯中科等提供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和基于国产CPU的医疗自助终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便利。百度、京东、美团、猎豹移动、达闼科技、云知声、灵动科技、云迹科技、智行者等研发的机器人、无人车,广泛用于药品、物资的自动配送、清扫消毒和社区疫情防控。字节跳动、京东健康等企业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势,积极参与“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建设。佳讯飞鸿、视联动力等企业迅速搭建了疫情防控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互联互通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化平台,保障疫情防控体系的高效运转。
保障复工复产 线下服务转战线上
服务企业是中关村管委会的重点工作之一。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中关村管委会及时将创新创业的服务工作从线下转战线上,多措并举破解企业困局,积极推动创新创业主体平稳健康发展。
为保障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抗疫生产两不误,中关村管委会线上服务全面出击。先后2次向企业发出“征集令”,收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供给信息,整理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清单,通过“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与应用对接服务系统”正式对外发布。三批发布包含251家企业的371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清单,涉及体温监测、消毒杀菌、AI辅助诊断、远程问诊等多个服务领域。
中关村管委会集中线上为企业科技产品寻找应用场景,足不出户就能让产品实现应用落地。“疫情当前,屏上‘面对面’对接会不仅解决了企业寻找应用场景的痛点,还解决了企业人员出行安全的后顾之忧。”爱智尚科技CEO刘廷说。
为引导企业加强疫情防控,及时了解企业在疫情期间面临的需求和政策建议,更加便捷地联系和服务企业,中关村管委会在腾讯(北京)公司的支持下上线了“中关村企业服务平台”。中关村企业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交企业发展需求、政策建议等。中关村管委会将定期汇总企业需求和建议,积极推动解决或者反馈相关部门。
此外,开展线上中关村疫情防控领域高价值专利项目路演活动,推动15项高价值专利加速转化。中关村创业服务“+”、中关村“火花”等系列活动也全部搬到线上举办。截至目前,已举办9期线上“火花”活动,筛选推介47个抗疫成果转化项目,参与活动人数超过2000人次。为了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下,“中关村企业专场网络招聘会”活动征集令已经发出。此次活动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桥,为企业引才聚力。同时,中关村国际人力资源服务联盟也推出了面向科技防疫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在线微专场系列活动,推动市场化、专业化引才,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才融智的作用。 文/魏昕悦
分园在行动
疫情发生以来,中关村一区十六园按照“防疫在先、有序复工、科学细致、确保落实”的原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截至目前,示范区各分园重点监测企业3.7万家,复工率超过86%。其中,海淀园重点监测的45个园区复工率超过92%,平谷园规上企业复工率100%。示范区130家孵化机构中,已有123家孵化机构复工,占比为94.6%。各分园和企业均未发生大规模聚集性病例的情况。
东城园 成立由2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专班小组,制定复工防疫工作方案、防控指南和应急处置流程。
西城园 调动全体干部全员参与、分工负责,快速与所负责的98家商务楼宇物业负责人取得联系,并用两个小时左右时间建立“抗击疫情楼宇工作微信群”。
朝阳园 响应区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组号召,全力做好物资、消杀、防护、用餐、体温监测、健康报告等各方面服务保障。
海淀园 全面部署并实施“五个一”举措,制定一个工作方案、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建立一个巡查指导机制、组建一支巡查指导队伍、执行一套标准的工作规范。
丰台园 成立9个工作专班,细化信息数据台账,每日会商研判,强化对园区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和工地的疫情防控巡查工作。
石景山园 统筹商业楼宇疫情防控措施,启动“一告知、一报备、两承诺”复工防疫工作制度。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7 来源:未知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02-28 来源:未知
03-16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