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信公众号上的调查投票结果出来后,栏目记者便会按照各问题关注度的排名决定第二天的电视采访话题和内容,这之间便构成了第一次融合;当第二天电视媒体进行播出时,首先会将微信公众号上的调查结果向受众在电视画面上进行展示,然后还会将微信公众号上网友的留言进行展播阅读,这就构成了第二次融合;当广大受众在电视媒体上看到如此形式的新闻报道之后,便会有受众去搜索关注“央视军事报道”的微信公众号,部分受众为了能获得“上电视”的机会也会积极留言参与互动,这就构成了第三次融合;当那些在微信公众号上留过言而不曾关注收看过电视媒体的网友得知自己的留言“上电视”后,他们也会去关注收看电视媒体,这就构成了第四次融合;此外,“央视军事报道”微信公众号还会把每天在电视上播出的新闻内容进行加工编辑后再发布到公众号上进行二次传播,这就构成了第五次融合。这五次融合不但包含着新旧媒体的融合报道,也包含着新闻内容上的融合,更包含着新旧媒体受众的融合。
三、融合效果:“保粉”与“吸粉”兼得
在新媒体普及的时代,虽然传统媒体逐渐被大多数人所冷漠,但其仍旧具有特定的优势,尤其是电视媒体,它“覆盖面广、受众多、传播速度快,与其他媒体平台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传播优势和更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而在电视媒体中,央视凭借着其“与生俱来”的极大宣传推广能力和影响力无疑又是最具优势的。
对于广大受众而言,他们在新媒体上发声互动已成常态,也并不新鲜,但是他们在传统媒体上发声互动却并不多见,因此也就显得较为“稀奇”,传统媒体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其并不能任由受众随意而为,受众如果想在传统媒体,尤其是在央视平台上发声互动,那对他们而言几乎是“千年等一回”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如果他们能在央视上“亮个相”或者“出个名”,那对他们必然是极具意义和鼓舞的。《两会零距离》专栏正是充分抓住了受众的这个心理,才将其在新媒体上的留言呈现在传统电视媒体之上,与受众进行互动。如此,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就巧妙地实现了融合互动报道,这不仅能极大地振奋和鼓舞受众,吸引更多的受众去关注《军事报道》的公众号,而且也能吸引公众号上的网友去收看传统电视媒体上的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凝聚和增强粉丝的忠实度,成功地实现保持巩固粉丝数量与吸引更多粉丝的双重目的。
实现了“保粉”与“吸粉”的这个前提后,新闻内容的传播对象才能得以保证。虽然粉丝数量的多少并不能真正说明一个媒体新闻内容传播效果的好坏,但是它至少也能代表一定的传播效果。一个没有受众的媒体是没有资格谈及它的新闻传播效果的,我们只有先尽可能多地吸引受众的注意,才可能对他们进行新闻内容的宣传。当然,本次《两会零距离》专栏正是在巩固其原有受众和增加新的受众数量的基础上,也对两会新闻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宣传报道,其微信公众号上的网友留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总的来说,本次《两会零距离》专栏是《军事报道》栏目在融合创新的道路上所迈出的第一步,除了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之外,似乎不应该对其太过于吹毛求疵。但作为研究者来说,我们确实应该客观地去审视其存在的些许瑕疵。就《军事报道》的新媒体微信公众号而言,虽然本次融合报道是由微信公众号发起的调查活动而展开的,该调查活动确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对于本次融合报道也是功不可没的,但除此之外的其它内容呢?可以说,其它内容基本上是将传统电视媒体上的内容经过整理、筛选、照搬到微信公众号上的,完全没有新媒体独创的内容,当然,这也许跟有限的人力、物力有关。但是,既然《军事报道》栏目要走融合发展之路,就必须在做好传统媒体的同时也兼顾运营好新媒体,要将新媒体所具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协同共进,互相辉映。如此,《军事报道》栏目的转型融合报道之路才能阔步前进。
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10-24 来源:网络整理
11-10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网络整理
08-12 来源:未知
10-17 来源:未知
01-05 来源:未知
02-26 来源:网络整理
07-26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