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网络对外传播优势
全媒体时代,网络对军队形象塑造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利用互联网讲述中国军队故事,传递中国军队声音是我军形象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我军对外传播的形式和内容,拓展军事对外传播的空间,而且能够增强军事对外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渗透力。
建设重点对外门户网站进行舆论引导。在充分利用国家主流新闻网站的同时,大力加强我军重点对外互联网门户网站建设,形成规模适度、实力较强、军事特点鲜明的权威的军事对外宣传网站,坚持把构建体系完备、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军队互联网站作为提高军队国际传播力的重要平台。努力提高网上新闻信息处理和发布时效,运用各种鲜活生动的形式权威发布军事信息,发挥引导网上军事舆论的主导作用。利用网络影响力大、传播快的优势,建大建强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积极防范和正确处置突发危机事件,及时传播中国军方的声音,压缩谣言传播空间,在重大突发危急事件中树立我军良好的媒介形象。
引导培养“舆论领袖” 扩展红色阵地。要善于发挥军队和主流媒体“舆论领袖”的中介作用,引导他们为我军发声。首先,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军网等官方网络平台为主要舆论阵地,依靠其影响力将互联网“意见领袖”培养成自己忠实的受众,通过知名军事专家和军事大V进行专门评述,或通过博文、微信发文,或同民众进行即时性的线上互动交流,以扩充民众的涉军知识,纠正民众的媒介态度。其次,军队可培养有号召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意见领袖”队伍,提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的影响力,既能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军队相关信息,又能汇聚民意,适时调整舆情矛盾。再次,不同于普通网民的非理性批判,网民中不乏具有自由批判精神和审视精神的舆论领袖,根据自己的理想化设计对军队发展品头论足。对此,应注重发挥意见领袖作用,以正确观点进行引导,积极扩展互联网红色阵地。
利用军民互动传递积极正能量。涉军网络平台的建设重点在于积极传递正能量,防止涉军负能量的蔓延。通过与网络媒体开展军民互动,引导主流价值观回归,赢取最广大受众对我军的认同。这就需要网络平台在“军方舆论”与“民间舆论”之间保持平衡和亲和力,设法提升“军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一致性。军队媒体需重点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积极与网民进行交流,积极协调安排军队专家做客网站访谈,充分传递和解读涉军信息。发现不良信息,按照法律程序联手地方共同处置。另外,军队新闻媒体和新闻主管部门要主动地同地方网络媒体、社会团体组织沟通交流,借助民间力量传递好中国军队故事。
二、建好高素质军事对外宣传队伍
“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加强军队对外宣传队伍建设、造就对外宣传人才指明了方向和途径。提高讲述中国军队好故事的能力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军事对外宣传队伍,实施专门人才建设工程,把专业性与人民性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建设军事新闻发言人、军事新闻评论员、军事外宣专家、文化交流使者骨干队伍,更好地发挥讲好中国军队故事的主力军作用。
健全过硬军事发言人队伍,发挥舆论引导积极作用。规范选拔任用程序,确保把政治素养过硬、知识储备全面、新闻业务熟练、媒体应对自如的合格人选安排到新闻发言人的岗位上来。熟悉现代媒体运作规律,注重积累重大事件的新闻发布会上应对世界主流媒体的有效经验和策略技巧。重视网络新闻发布工作,发挥网评员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国际化语言表达能力和增强新闻发言的艺术性和实效性。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媒体口碑好,公众满意度高的军事发言人队伍。
建设优秀军事新闻评论员队伍,发出中国军队好声音。从军内外主流媒体中精选优秀编辑记者、评论员、主持人、专栏作者担任军事新闻评论员,通过新闻院校培训、实践锻炼、国际交流等途径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努力培养一支为军队发声、引领军内风气、观点深刻独到、善于用国际眼光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为国内外所关注的军事新闻评论员队伍,让他们在涉军热点评论中更好地发出军队好声音。
组建高素质军事外宣专家队伍,进行时代使命权威解读。在机关、军事院校等单位选拔具有深厚理论造诣、学有专长,能够对外国受众关注我军的热点问题作出权威解释、进行有效引导的专家学者群体,组织他们集中研修深造、调研考察,攻关重大涉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说服力的对外话语。推动他们在国际军事舞台发声亮相,真正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向世界宣传介绍我军的重要使命。
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10-24 来源:网络整理
11-10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网络整理
08-12 来源:未知
10-17 来源:未知
01-05 来源:未知
02-26 来源:网络整理
07-26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