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高热量食品,能够在特殊情况下,充当能量供应棒的作用。因此在战争时期,美国就经常将巧克力当作后勤物资提供给前线士兵。
一战时期,由于巧克力过于美味,美军时常将其当作零食吃掉,造成应急口粮短缺。再加上巧克力分割会浪费大量军官资源,后为解决这种现象,美军方提出了一个奇思妙想,他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巧克力,既能够保证士兵应急所需,又能够杜绝口粮被提前吃掉。只是这种巧克力在军中的口碑并不好,不仅时常让士兵破口大骂,甚至还差点引发“兵变”。
这种巧克力名为“洛根棒”,是由美陆军上尉保罗·洛根在二战前找到好时巧克力公司制造的一种军用巧克力。彼时为了满足军用需求,洛根上尉对于巧克力制造提出了四点要求,即重量达110克,能提供足够热量,能防高温熔化,还要足够难吃。关于最后一点,洛根上尉表示,降低巧克力口感,能够最大程度上抑制士兵偷吃巧克力的欲望,进而真正实现巧克力的战略价值。
尽管洛根上尉的要求在当时的好时公司看来有些许奇怪,但是为了完成军用订单,好时公司还是努力研制出了一款能够在欧洲、美洲等高温地域不融化,且足够难吃的巧克力出来。据悉,这款巧克力使用玉米粉和燕麦粉作为主要材料,经过压实操作形成胶状体,不仅糖分低,而且坚硬度也非一般巧克力可比。
巧克力研制出来之后,立刻就被投入到了军演部队中进行测试,而测试结果也十分符合军方的预期,因此此后军方开始大批量下订单,将其正式归纳为D级口粮,成为美军后备物资中的一种。在军方看来,这种巧克力一定能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二战前线士兵的后勤问题。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战争爆发后,洛根棒并没能在军队中收获好评,反而成了美军最讨厌的口粮。因为它实在是太难吃了。当士兵在战场上饥火烧肠的时候,这种巧克力不仅食用时间较长,一条需嚼三分钟,而且它的口感着实是让人难以下咽。早前有士兵将洛根棒随地丢弃,被部队中的军犬吃了,这些狗却因为无法消化而导致死亡,因此士兵宣扬军方竟然拿毒死狗的东西给他们吃,以至于造成军队骚乱,差点发生兵变。
后来因为洛根棒在部队中的名声确实太差了,为缓和士兵情绪,军方再次找到好时公司,要求他们将巧克力的口感调好一点,虽然最终成品相较正常巧克力还是很差,但比起之前的版本,这款明显已经能够被士兵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