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对象,即军事电视广播的受众。在传受关系中,受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传播者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传播者一方,传播目的是否面向对象、为了对象,传播过程中是否心中有对象,传播后是否能引起对象的认同与共鸣,不但决定了传播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影响着军事新闻播音的生动性。
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体数量庞大,成分复杂。个体只要关心社会事务和周边环境,一般都会成为新闻节目的受众。受众的广泛性对新闻播音的表达有着关键的影响,这是新闻播音“去个性化”的重要根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稳重有余、活泼不足的“播音腔”形成的原因之一。
军事新闻的传播对象,往往是特定的受众群体,主要包括三类人群:一是消闲型受众,他们在获取军事新闻时没有明确的目的,主要是以了解国防和军队信息为主;二是求知型受众,包括职业军人或与军事工作有关的各类人员以及军事“发烧友”,他们对军事新闻的接受或获取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求知色彩浓厚;三是研究型受众,包括军地院校、研究机构的军事专家等,该群体对军事新闻的接受或获取处于一种主动甚至关注的状态,需求层次高。
总体上来说,军事新闻的传播对象尽管存在关注程度上的差异,但关注的角度仍然相对一致。其在关注军事新闻的时候,往往有着领域专业、内容特殊的特质;接收、辨析和接受信息时,建立在一定的专业起点和需求共性基础上。
由于有了明确的传播对象,体现在军事新闻播音上,一方面对象感会更加强烈,针对性、递送感、交流感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应能体现军事新闻的专业性,具备特定领域的权威性,表现出一定的“专业范儿”,而不会停留在见字出声的“传声筒”层面。
4.主体特别,身份特殊
这里的主体,主要是指传播主体,也就是军事新闻的播音员主持人。传播主体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决定性因素,其素养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传播的成败和优劣。
在一般的播音理论中,播音常常被认为是传播起点(目的、平台、内容)和受众之间的“中介”。不管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还是客观公正的“第三方”,在信息和受众之间保持适度的“距离”以便突出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和传播者的公正性,往往是新闻播音的基础选择和基本特点。
然而在军事新闻播音中,播音员都有着军人的身份,他们往往还有着一定的级别和军衔,常常下基层采访和调查。他们本身就是军队的一员,不但和报道的内容息息相关,与被报道者和大部分受众也具有同样的身份、共同的理念、一致的利益和需求。因而,能否把自己看作是“当兵的人”,与部队官兵做到作风一致、风格切合,是区别地方播音员和军队播音员的重要特征。受传播主体特殊身份的影响,军事新闻播音更应追求亲切感、身份感,也更贴地气。
5.表达积极,兵味十足
表达,在军事新闻播音上主要是指创作表现,包括创作风格、表达技巧、情感调控、现场驾驭等方面,是新闻播音的核心要素。
总体来看,军事新闻播音和一般的新闻播音在表达手段上并无太大的不同,都是以有声语言及副语言作为表达手段(电视播音员自身即是播音表达的一部分)。但鉴于以上4个方面的差异,在表达上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相对而言,军事新闻播音在风格上“阳刚味儿”更足;服装标识上,身份特征鲜明,形象气质独特;在用声上,相对气“足”声“壮”,声音亮实,吐字有力;在播报节奏上,声音起伏度较大,语势多上扬;在表情上,力求自然、生动,状态积极。概而言之,可称作“兵味儿十足”。
以上5个方面,就是军事新闻播音的主要特征。作为大众传播的“前沿阵地”和“最后一道工序”,播音主持无论结果如何,都意味着“成品”的出现。这既凸显了播音主持的重要性,也说明播音主持责任之重大。只有把握军事新闻报道的独特属性和基本规律,才能有助于军事报道新闻播音员明晰身份、找准定位,优化传播模式,提高传播效率,更好地承担起军事报道工作,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
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10-24 来源:网络整理
11-10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网络整理
08-12 来源:未知
10-17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6-20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