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信息化战争应有怎样的时空观
核心阅读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战争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各种军事力量必定存在于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并受时空影响。正因此,古往今来的战争都把时空要素作为运筹的重点对象。信息化时代,由于信息因素的深度参与,战争的时空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时空运用展现出新的方式和特点。
时间价值升值,精确、全时域、可折叠成为信息化战争时间利用新方法
信息化战争中作战要素间耦合度好,从体系内部战力的聚合到外部能量的释放都比对方更快,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作战效益更高。
精准用时观。时间是组织协同,聚力合力的基础。用时精准度越高,协同越密切,聚力越及时,合力越大。信息化之前的战争虽也强调精准用时,但受科技水平所限,用时粗放,协同效果、聚力效能难以做到精准可控。随着授时技术的极大发展,时间精度以量级跃升,当前达到飞秒级别。信息以这样高精度时间流动,能最大发挥效能。当信息技术融入到作战体系中,作战系统就能借助信息实时快速响应,大大提高探测精度、定位精度、打击精度,实现精确作战。所以,精确作战的基础是时间精准。信息化战争中应树立精准用时观,不断提高授时的精确性,在各系统、单元、要素耦合响应时间上注重时间的精准性,尤其在打击时敏目标、机动目标和确定各系统聚能、释能时刻要充分考虑到各系统间运行时间的耗差。
全时作战观。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与物质状态密切相关。战争时间尤为明显,战争时间既反映作战力量的实时状态,也反映战场环境的实时状态。在传统战争中,受技术水平所限,作战行动容易受到不同时间下力量状态和战场环境的影响,导致战争时间有禁区。信息化时代,在先进技术的辅助下,作战行动受时间制约的影响越来越小,战争时间已向全时拓展,战争没有禁区时间和必停时间,任何时间都可能成为战争时间。因此,应摒弃传统战争时间间歇观念,在准备战争中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克服不良天候和时节的影响;在作战筹划中,多利用敌意想不到的时间,出敌不意,发动突然袭击;在战备中要枕戈待旦,不能有时刻松懈,保持警惕,随时准备作战。
时间折叠观。自然时间是一维、不可逆的。在信息化战争之前,战争时间结构有必然的顺承关系,作战顺序和流程,严格按照时间的一维性流动,各阶段无法并行和跨越。信息化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参与,作战体系实现了整体联动,战争时间表现出了明显的同步和共性特征。作战行动可并行推进,传统意义上的作战流程顺序被打破,出现了作战实施阶段与战前准备阶段同步展开,甚至前移的折叠现象。这就要求组织信息化作战时要破除传统的时序窠臼,充分利用战争时间的可折叠性和同步性,统筹考虑作战目的与行动方法之间的关联,尽可能围绕作战目标同步展开多重作战行动,达到短时高效的作战目的。
作战空间范围扩大,多域融合、跨域作战成为信息化战场空间利用新趋势
信息化战争中,作战空间范围扩大,交战空间逐步狭小,但支撑体系却跨域融合空间巨大。
全域战场观。传统战争的作战空间主要是陆、海、空、天四维自然空间,这类空间有形有界,可以度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造就出了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和认知空间等技术空间。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空间就包含了自然空间和技术空间,信息化作战力量在各型空间中驰骋纵横,相互作用,共同发力。当前,自然作战空间不断向极微、极深、极高处拓展,深地、深空、深海成为了新的自然作战空间;同时,技术空间的频域也在不断拓展和弥合,实现了全谱覆盖。所以,在信息化作战空间中,需要树立全域战场观念,统筹兼顾各域态势,合力各域力量,实施多域作战;需要树立广域制权观念,紧盯不同作战域特性,开发制衡手段,夺取全域综合制权;需要树立拓域制衡观念,抢占新型领域制高点,利用新空间新手段制衡破敌。
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10-24 来源:网络整理
03-25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6-20 来源:未知
08-23 来源:网络整理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4-04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