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尚未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大部分厂商依赖传统的家居硬件销售方式获利,少部分厂商可通过音频和视频内容付费获利,并未挖掘出更多增值服务。
笔者在此建议,电网企业在拓展智能家居业务时,从客户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出发,打造独具特色的智能家居产品和品牌,夯实用户基础,提升用户粘性;进一步挖掘差异化需求,丰富不同用户、不同场景的下智能家居功能,完善服务内容,培养用户习惯;针对其大功率用电设备,开展需求侧可控负荷精准控制,辅以相应的价格机制,降低用户用能成本,辅助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笔者认为,电网特色智能家居业务的核心功能和发展路径应为:
(1)提供安全用能的基础服务
在开展智能家居业务的初期,应该重点关注用户在用能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专业全面的安全防护,打造独具电网企业特色的智慧安全用能产品。
(2)提供差异化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本阶段应积极拓展智能家居的差异化功能,通过对用户相关数据的分析刻画,进行客户特征细分,把握其用能痛点和家居刚需,进行个性化的精准营销。如针对老龄用户,推广居家养老的智能看护;对于年轻用户,推广家用电器的智能控制;对于高能耗用户,推广用电设备能效监测;对于用能安全隐患较多的用户,推广居家整体改造服务;对于电动汽车车主,则推广充电桩安装服务等。
(3)提供创造增量价值的精准服务
进一步在前期积累和沉淀的高活跃度用户中识别出电气化程度高、用电量大的关键用户,积极推广大功率用电设备(如:储热式电热水器、电地暖、充电桩、冰箱等)负荷柔性控制服务,在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将上述设备投切控制权经由智能家居平台与公司需求侧管理平台进行对接,通过配套的可中断负荷电价或需求侧响应价格,降低用户用电成本;而在电网内部,将可控负荷资源与电网规划运行、新能源消纳等业务进行对接,提高电网投资效益和安全运行水平。
(4)提供构建产业生态的共享服务
基于互联网思维,在完成公司智能家居业务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和深挖客户资源及数据资源价值。面向用户,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持续迭代产品功能,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挖掘和创造新的需求,将智能家居业务打造成为居民客户与公司交互的核心入口;面向行业,构建涵盖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内容提供、线下服务等多方参与的生态圈,为用户链接最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合作伙伴在市场、渠道、资金、运营等方面进行赋能。
目前智能家居行业已经成为红海,为避免同质化竞争,笔者建议电网企业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在尊重和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彰显电网特色,以用户侧可控负荷资源管控为核心,为用户创造增量效益,提升电网运营效率,为合作伙伴提供发展动能,打造公司智能家居业务特色品牌,提高行业竞争力。
目前,智能家居对大多数用户仍是新鲜事物,建议从用户最为基础的需求出发,逐步吸引用户、培育用户,对高价值、高活跃度用户进行有效识别,针对性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
电网企业积极拓展智能家居业务,不仅可以提高客户服务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以此为入口,充分挖掘需求侧资源价值,创新市场化运营模式,打造高聚合度的行业生态。因此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也应从企业整体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协同内部资源,共同开展业务设计、制度完善、流程优化,确保实效。
(作者供职于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产业技术中心)
07-30 来源:未知
08-27 来源:未知
03-21 来源:网络整理
04-06 来源:网络整理
04-27 来源:未知
08-23 来源:网络整理
12-24 来源:网络整理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04-22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