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思维,在完成公司智能家居业务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和深挖客户资源及数据资源价值。面向用户,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持续迭代产品功能,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挖掘和创造新的需求,将智能家居业务打造成为居民客户与公司交互的核心入口;面向行业,构建涵盖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内容提供、线下服务等多方参与的生态圈,为用户链接最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合作伙伴在市场、渠道、资金、运营等方面进行赋能。
目前智能家居行业已经成为红海,为避免同质化竞争,笔者建议电网企业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在尊重和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彰显电网特色,以用户侧可控负荷资源管控为核心,为用户创造增量效益,提升电网运营效率,为合作伙伴提供发展动能,打造公司智能家居业务特色品牌,提高行业竞争力。
目前,智能家居对大多数用户仍是新鲜事物,建议从用户最为基础的需求出发,逐步吸引用户、培育用户,对高价值、高活跃度用户进行有效识别,针对性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
电网企业积极拓展智能家居业务,不仅可以提高客户服务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以此为入口,充分挖掘需求侧资源价值,创新市场化运营模式,打造高聚合度的行业生态。因此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也应从企业整体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协同内部资源,共同开展业务设计、制度完善、流程优化,确保实效。
(作者供职于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产业技术中心)
从安全需求出发,打造电网特色智能家居品牌
■吴晨雨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8月10日 第 28 版)
电网特色智能家居业务的核心功能和发展路径应为:提供安全用能的基础服务→提供差异化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提供创造增量价值的精准服务→提供构建产业生态的共享服务。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网企业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监管政策及外部竞争的不断挑战与冲击,传统买卖电业务利润不断降低,亟需加快进行战略转型升级,积极拓展新业务,培育新动能。
基于“云大物移智”技术集成应用的智能家居,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可培育为电网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电网企业也可借此唤醒海量客户资源,充分发挥既有技术、渠道和平台优势,提高客户服务能力。
智能家居是一项已获国家政策层面重点关注的新兴产业。2017年12月,工信部印发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就明确提出,要加大培育智能产品的力度,优先推动智能家居等产品的突破。
根据用户需求及应用场景,智能家居主要有安全、舒适、便捷、节能四大功能。其中安全性功能主要包括紧急报警、病床呼叫、老人与小孩的监护、水电气阀门的泄露等;舒适性功能主要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的智能调节以及各种智能照明等设备的协同配合;便捷性功能侧重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多场景参数一键设置等,方便用户对智能家居参数进行设置;在节能性功能方面,主要包括节水、节电、节气服务和光伏等新能源的接入。
纵观当前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现状,主要存在产品功能同质化程度高、用户粘性较低、产品使用便捷性有待提高、存在信息安全风险,以及盈利模式单一等五大弊端。
比如,市场上的智能家居产品,大多数集中在智慧照明、智慧安防、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方面,提供的功能与内容日益同质化,用户的差异化需求细分不足。
目前智能家居的功能虽然丰富,但缺乏对用户刚性或频繁变化的家居需求的理解和关注,用户初期的新鲜感一旦消退,用户粘性也将随之降低。部分智能家居设备安装难度高,联网、匹配、设置操作繁琐;部分智能家居设备则交互难度高,如智能音箱类设备,要求用户语速、口音、措辞规范,否则无法辨识,影响用户体验;部分智能家居云平台安全防护等级不高,容易被黑客侵入,造成用户信息泄露,智能设备被恶意控制;部分智能设备在未经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收集相关信息,给用户造成个人隐私被窥探的感觉。
07-30 来源:未知
08-27 来源:未知
03-21 来源:网络整理
04-06 来源:网络整理
04-27 来源:未知
08-23 来源:网络整理
12-24 来源:网络整理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04-22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