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举行互联网招商推介会暨签约仪式。此次推介会吸引了包括1500名企业家在内的11万人在线观看。
3月7日,乌鲁木齐市风信子美容坊的刘英萍在家通过直播平台,讲解春季护肤知识。
3月7日,一位市民在乌鲁木齐市青年路一小区门口取快递。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全媒体记者 秦梅花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郑 卓 王玉召 米日古力·吾
2020年冬春之交,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城市乡村按下“暂停键”,许多行业受到冲击。然而,一些行业化“危”为“机”,开启了新的风口。
点开手机APP,无接触网上采购、线上直播、网络招商“点到”即可。疫情下,逛街、就诊、招聘……曾经需要线下完成的事,纷纷转战线上。
针对消费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需求,许多企业、机构、单位创新思路,打通线上渠道,推出“无接触”服务,看似权宜之计,却在无形中加速了“云”进程。
“云”上采购
便捷快速
“今天买了两箱丹东草莓,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在外卖平台上购买水果了。”3月2日,乌鲁木齐市新华北路金谷小区居民周梅提着无接触配送蔬果,向家走去。
在乌鲁木齐,目前已有数百家餐饮企业积极拓展线上运营,推广无接触送餐服务,品种涵盖正餐、火锅、小吃等类型。由美团外卖发布的《无接触配送报告》显示,在无接触配送订单中,多人份餐食占比增长明显。1月26日至2月8日期间,5人份及以上餐食占比增长达73.2%,乌鲁木齐在全国多人份订单占比增幅最大的城市中排名第四。
“我们每天都要在微信群里发布各类商品信息,客户可以通过小程序进入店铺采购商品,商品可以日后到店自提,也可以通过厂家直接快递到家。有客户一次就用微信付款买了20多件商品,通过快递隔天即可收到货。”乌鲁木齐地王国际商城阳光天合生活馆的经营户周敏说,平日就有很多客户资源,疫情防控期间,这些资源就成为线上的客源,微信购买群也应运而生。
在乌鲁木齐,友好超市、城市精品超市、家乐福等大型商超纷纷建立了微信群,居民可以在线上购物再通过物流配送到家。
在哈巴河县,居民足不出户在网上采购也成为常态。2月份,该县的三家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骑手到位15人,商铺入驻60家,累计接单7234个,涉及配送商品主要为蔬菜水果、零食、米油。
乐快送是其中负责配送的网络平台之一,负责人王海刚告诉记者,目前,三家配送平台都能保障有足够的配送员在岗,配送商品物价平稳,三家平台采购金额超过28万元。
“云”上揽客
人财两旺
“做了10多年的财经培训,这还是我第一次上直播平台讲课。”3月3日,新疆大学信息技术创新园总经理夏军告诉记者,第一场直播是在2月26日上线的,很快就有500人听讲,后面又应听众要求,先后直播了两场。
乌鲁木齐易创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创新部负责人吴芮告诉记者,以前公司每年都会举办线下的企业培训,这段时间因为防疫需要,所有线下培训取消了。但是企业的培训需求依旧不断,因此在2月底的时候公司将培训“搬到”线上。“目前每天会有一位专家上线做一个小时的直播,日均浏览量在700人以上。”吴芮说。
克拉玛依市民王玲从春节开始就一直“宅”在家里,每天浏览网上信息。偶然间,她在网络平台上看到一场“云蹦迪”直播活动,直播时间从傍晚8时到次日凌晨2时。她当晚和数万人同时参加了这场无接触“云蹦迪”,还刷了几十元钱的小礼物。王玲说,这是她第一次在直播活动中花钱,过去在酒吧、迪厅的消费,这次搬到了“云”上。
抖音发布的《抖音2020年春节数据报告》显示,春节期间,抖音上有237万个视频和不出门有关,1月24日至2月7日,话题“在家旅个游”相关视频在抖音上累计播放21亿次。
“这个书架已经到货了,乌鲁木齐本地仓发货,有需要的可以微信私聊,或者打电话也可。”3月2日,在乌鲁木齐华凌贸易城经营小家具的商户邱敏拿着手机,开始在家中做起网络直播。邱敏说,以前从未在网络上直播卖货,2月中旬第一次尝试,没想到效果还不错,每天有800元左右的订单。“我决定在网上开个店,配合直播销售。”
07-30 来源:未知
08-27 来源:未知
03-21 来源:网络整理
04-27 来源:未知
08-23 来源:网络整理
12-24 来源:网络整理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10-20 来源:未知
01-27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