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某社区书记秦英,前几天接触的一个辖区的发热患者,让她心有余悸。“已经发烧10多天了,病例上写的是病毒性肺炎,来了之后,找我们派车送他去医院,但后来他确诊的就是新冠病毒性肺炎”。
她和同事只有口罩防护。“每天来的是不是潜在新冠肺炎患者,我们也不知道,只能减少回家的次数。”她已经让儿子一家三口搬到其他地方住,“孙子才四岁,怕把他们传染了”。
秦英已经20多天没有休息过。有时候凌晨还在接听居民电话。“我们都是24小时开机,随时响应辖区居民求助”。
她的回访记录本已写满了八页,黑色字迹部分的是发热患者的求助内容,红色字迹是社区回访时病人的情况。每一条记录都标注着患者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和具体回访时间。到目前为止,她已经持续跟踪记录了21位患者的情况。
根据1月24日的第八号通告,全市紧急征招6000台巡游和网约出租车,作为应急用车分配给中心城区1159个社区,由社区居委会统一调度使用,供社区居民提供上门送菜、送药、送餐服务;发热疾病患者原则上只能通过卫生防疫部门专业交通工具运送,紧急情况确需应急车辆运送的,社区应立即报区卫生防疫部门为驾驶员采取必须的隔离防护措施。
让秦英苦恼的是,个别居民不理解,为什么社区有车,但不能接送发热患者去医院就诊。“我们也要确保志愿者的安全。他们跟我们一样只有普通的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都没有。但是没有办法,物资得优先保障一线医护人员,我们也能理解。”
有居民因此要投诉社区不作为。秦英苦笑着说。对于发热的患者出行,他们只能先与指挥部联系,再与医院联系,通过专门渠道运送发热患者。
1月29日,林梅所在的青山区卫监所,已经帮她联系到床位,是武汉新公布的第三批定点医院之一的武钢二院。1月31日,马美莲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拿到医院核酸检测的名额。
“有了确诊结果,床位就有希望了。”
(文中林梅、李晴、陈凤、陈强、秦英为化名,新京报记者游天燚对此文亦有贡献)
新京报记者 王飞翔
07-30 来源:未知
08-27 来源:未知
04-27 来源:未知
08-23 来源:网络整理
12-24 来源:网络整理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10-20 来源:未知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03-24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