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猪佩奇跟人学跳舞,让《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主演保罗·沃克“复活”,让无人机在农田上方“仿生驱鸟”......今(20)日,在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边举行的TOP高校创新科技大赛AI赛季总决赛上,来自全国高校的6支参赛队伍贡献了多个AI课题的应用方案。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答辩,最终,利用AI技术实现让小猪佩奇跟人学跳舞的南京大学NJU CAT队,一举拿下冠军,获得30万元奖金。
高校“最强大脑”汇集蓉城 冲击100万奖金
4月19日,经过长达半年的作品筹备、初赛、复赛角逐,23支决赛入围队伍齐聚成都天府新区,其中不乏已经获得国内外多个校园及AI专业领域大奖的团队——来自全国各地顶尖高校的“最强大脑”们在这里开启了第一轮分组答辩。上海交通大学 AI.Gan,重庆大学 CQU Flying,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Kiss Face等6支队伍顺利进入最后决选,向100万奖金发起冲击。
△可以仿生驱鸟的无人机
4月20日下午,6支队伍终于迎来巅峰对决,从人脸识别到人像精细分割,从人体关键点检测到自然场景下的文字识别......参赛团队的选题覆盖了AI领域的多个方面。总决赛当天,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多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教授组成评审团,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激情迸发的讨论与互动。
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演示、答辩, TOP高校创新科技大赛AI赛季的TOP奖最终花落南京大学NJU CAT队,他们获得了30万元奖金。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Kiss Face队和上海交通大学 AI.Gan队,分别夺得THE BEST奖,各得10万元奖金。西安交通大学 IAIR队、电子科技大学 ProMonkey队、重庆大学 CQU Flying队等队伍获得优胜奖,并各自获得5万元奖金。
冠军队灵感来源:“侄子请我让小猪佩奇跟他学跳舞”
当天,摘得冠军的南京大学NJU CAT队的人体关键点检测的课题让人印象深刻,“我们的课题就是通过人体关键点检测去驱动卡通人物完成与我们测试对象一样的动作”,来自南京大学的visg实验室的张延介绍。
△选手答辩
谈及这个课题的灵感,他笑着说,此前的一个假期,他年幼的侄子请求他帮助他实现其教小猪佩奇学跳舞的愿望。因为这个课题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所以,侄子随口一提的玩笑话,他却一头扎了进去。“其实,关键点检测也有一些非常实际的应用场景,比如安防和电影制作”。
另外一个课题小组也在影视特效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上海交通大学AI.Gan队运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对抗网络)实现人物之间动作实时迁移的算法开发项目。“我们的目的就是把一个视频里的任务动作迁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并生成另外一个人做同样动作的视频”,该团队的姚同学说,有了这项技术,就可以让《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主演保罗·沃克“复活”。
△南京大学NJU CAT队摘得比赛桂冠
本次大赛的总指导,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表示:“对科技创新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举行高校创新科技大赛的意义,在于用AI挑战真实世界的问题”,以专业赛事,高峰研讨等多种形式互联互通,促进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间合作交流。此外,他表示,成都不仅有传统产业的基础,能够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土壤,还有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最重要的是成都对新经济,尤其是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好政策,“这些方面都显示了成都对AI领域的人才具有吸引力”。
05-30 来源:未知
06-18 来源:未知
07-15 来源:未知
09-01 来源:未知
09-25 来源:未知
09-30 来源:未知
10-21 来源:未知
10-27 来源:未知
10-27 来源:未知
12-26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