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煤矿、衰于煤矿的遵义市习水县马临街道 ( 昔日马临工业经济区 )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开启经济转型。如今," 煤黑子 " 正逐渐变身为新绿城。
村庄新变
春日,暖阳。站在村里的红枫树林里,尚华村党支部书记罗吉全无限憧憬着,再过 3 年,这片小树林兴许就成大树林了,届时就能产生经济效益了。这片树林可是尚华村黑色经济开启绿色发展的一个序曲呢。
尚华村,曾经是遵义市习水县马临煤炭开采的战场之一 . 上个世纪 90 年代起,该村进驻了两家矿业,从此这个村被改变了。村里的不少汉子在矿上就业,为家里增收。村里的煤炭,和其他村的煤炭一起,为马临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成就了马临工业经济在全县独占鳌头的地位。然而,随着长期的开采,村里的地层结构在慢慢改变,渐渐地 " 水跑了 ",村里喝水成了大问题,庄稼地也开始塌陷,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地被迫变成了 " 荒地 "。这样的荒地,集中连片的有 1000 亩,涉及 100 余家 500 多人。
2004 年起,涉事村民不断因相关问题和矿方产生矛盾,却一直没有找到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而这些矛盾,也逐渐成为了尚华村村支两委的棘手事。
2019 年春,由马临街道党工委牵头,尚华村村支两委组织矿方和村民一起反复磋商,最终确定通过以下方案化解矛盾纠纷:在塌陷的 1000 亩地上种植富有经济价值的红枫树、丹樱、红火球、紫薇,由矿方出资 70 万元购买树苗,村支两委组织村民栽种,以后的树苗管护由村支两委成立的专门公司负责,待 3 年后树苗长大产生经济效益后,每年村委会与村民以 2:8 进行利益分成,以此实现 "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 的三变。这事不仅妥善解决了煤灾导致的矿群长期纠纷,还成为全村开启绿色发展之门的钥匙。
2019 年春天,煤灾区的第一批树苗已经栽了 50 亩。三年后,三批树苗陆续成长,届时,尚华村将以这些树木为母本,大力发展苗圃产业,覆盖整个尚华村,要将全村逐步变为绿树葱郁、绿意浓浓的生态区,发展以旅游经济为主导的绿色经济。
尚华村的绿色发展,是习水县马临街道近年实施经济转型发展的折射。
往日辉煌
马临街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名为马临工业经济区,是当时习水县的煤炭资源核心区,煤炭开采业如火如荼。为了将煤炭输送到更多地方,习水县还专门修建了影响较大的马合公路,将煤炭送上水路,通江达海,支援各地经济建设。马临煤炭盛极一时。
到八十年代中后期, 马临 36 平方公里的地界上多达 100 多家煤矿企业 , 还有水泥厂、磷肥厂、火电厂。众多厂矿的集聚,让马临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县经济排头兵。
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马临开始出现地质灾害,地层塌陷,水位降低,环境破坏。马临街上长期粉尘漫天,空气污染严重。在工业经济独占全县鳌头的同时,马临的脏乱差也倍受诟病。
绿色发展
转眼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绿色发展成为时代最强音,马临煤炭不再是荣光的代名词,黑色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必然。时不待我,2008 年起,马临整顿煤炭企业,关停众多散小乱的煤厂,最终保留振兴、庆华等 5 家煤矿。众多煤矿企业主纷纷转向其他行业,而进军养殖业,就是他们最典型的一种选择。
由赵文金开办的富兴牧业成为省级龙头企业,建成了贵州省最大的黔北麻羊保种基地,也是最纯正的麻羊保种基地。如今富兴已经培育出第五代种羊,每年为全省提供 1000 多头种羊。富兴牧业还发展商品羊,其商品价值远远高过市场上其他品种的商品羊,供不应求。在富兴的辐射带动下,当地磨槽湾农民罗安兵成为养殖大户,拥有 1000 只麻羊,还通过合作社链接了 70 户农民,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由煤矿老板张家平发展的万牛牧业,大有与麻羊养殖分庭抗礼之势头。经过五年的发展,万牛目前常年存栏量 2000 头。2019 年万牛转向养殖贵州小黄牛,并成功打入马云 " 盒马鲜生 ",其生鲜牛肉已经进驻十多个城市。在万牛牧业的辐射带动下,有多家散户开始发展肉牛养殖。
黔北麻羊和肉牛养殖的兴起,带动了上游种草产业的形成,促进下游精深加工产业的延伸。牛羊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助推了当地脱贫攻坚。不少当地农民纷纷发展牧草种植,让马临拥有了 1500 亩牧草,黑麦草、皇竹草 ...... 全部被富兴与万牛收购,一亩牧草产量为 8-10 吨,少则有 5000 元产值。种草农民稳赚。连杆的高效全株饲料青玉米也成了牧业新宠,市场价达 0.25 元 / 斤,每亩产值达到 4000 元以上。相比过去 300 元 / 亩的玉米产值,农民们纷纷感叹,现在种高效全株玉米,值了。
05-30 来源:未知
06-18 来源:未知
07-15 来源:未知
09-01 来源:未知
09-25 来源:未知
09-30 来源:未知
10-21 来源:未知
10-27 来源:未知
10-27 来源:未知
12-26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