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贵州北部,川黔渝接合部枢纽地带的遵义市习水县,是红军四渡赤水的发轫地和主战场。
近年来,习水围绕白酒产业做强县域经济,逐渐实现富民强县。一方面,从补链、强链、延链三方面入手,不断做大做强白酒及关联产业;另一方面,产业发展带动上游种植业,促进村民增收,让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种植高粱增收
6月9日傍晚,《民生周刊》记者一行驱车经过习酒镇桃竹村时,眼前突然出现一片开阔地,地里种了高粱(当地又称红粱),长势喜人。当地人告诉记者,这是习酒有机高粱示范基地。
基地对面,是村民孙云付的家。今年63岁的他,去年在家种了3亩高粱,每亩产量500斤,按每斤4.6元的价格销售,仅此一项收入就近7000元。
村支书杨存波告诉记者,桃竹村是一个纯农业的村庄,2018年脱贫出列,农民主要种植高粱和土豆,也有桃子、花椒以及发展畜牧业。
“高粱种植户均增收1万元。”杨存波特别强调。
村里有一个集体经济合作社,主要经营高粱,采取龙头企业(习水县产投集团)+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目前运转良好。去年,村集体收益40多万元,主要用于贫困户分红、村集体事业等。
今年,全村共种植高粱3000余亩,产量预计175万斤左右,产值预计805万元。其中,集体经济300亩。
记者采访获悉,有机高粱产业是习水县农业“六个一”工程主导产业之一,是全县广大种粮农户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通过种植高粱,当地一大批村民脱贫致富。
围绕白酒产业强县
农户和村集体种植高粱增收,得益于近年来习水县白酒产业的发展。
习水县委书记向承强表示,习水的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白酒和旅游,要突出抓好酒、旅两大重点产业,带动其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取得突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十三五”期间,习水县通过招商引资,推进白酒企业兼并重组、扩能技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白酒产业集群化发展。
习水经济开发区于2012年9月经贵州省政府批准设立,2013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
扎根地处素有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之称的赤水河畔,紧紧围绕“2+3+N”(2指习酒公司和茅台201厂;3指贵州安酒、步长集团洞酿洞藏和小糊涂仙酒业;N指其他酒企)白酒产业格局,推动15万千升酿酒、10万吨高粱仓储、30万千升白酒包材配套物流运输产业发展,形成酱酒一业兴、关联产业百业旺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习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2020年实现白酒产能11万千升,实现白酒总产值133.35亿元,同比增长35.67%;实现白酒销售收入105.6亿元和白酒税收收入33.47亿元。
在习水经济开发区,记者发现,茅台酱香系列酒技改、习酒产能扩张等多个工程正在施工。
据悉,按照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遵义市委“建设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指导意见和习水县委、县政府“酒旅并举・富民强县”战略,习水经济开发区聚焦白酒主导产业,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习水县着力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白酒产业集群,构建茅台集团后千亿时代的增长极,建设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
数据显示,预计到2021年底,习水将实现白酒产能15万千升,白酒销售收入150亿元,税收50亿元。
“十四五”期间,预计白酒产能达到25万千升,实现白酒销售收入300亿元,税收收入100亿元。
不断延伸产业链
首位产业白酒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上游种植业,同时也带动了下游包装和物流等行业。
为更好促进习水经济发展,该县不断延伸产业链,围绕白酒产业引进包装企业集群发展。
6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习水县中彩白酒包装厂,宽敞、整洁的生产车间正在紧张生产之中。
该项目由江苏中彩印务有限公司筹资建设,项目负责人李允超向记者表示,公司主要从事白酒包材生产,是茅台股份和习酒公司的供应商。
2020年4月,江苏中彩公司负责人到习水县考察,当天就签约落户。当年10月,项目实现投产。“目前安排了400多人就业,绝大部分来自当地,月工资4000多元。”李允超说。
与中彩白酒包装项目一同落地的,还有中飞白酒包装厂。该项目由四川中飞印务有限公司筹资建设,而四川中飞印务有限公司为江苏中彩全资子公司。
两个项目总投资3.8亿元,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4亿元以上,可为习水县增加税收约2000万元,解决当地就业800人以上。
05-30 来源:未知
06-18 来源:未知
07-15 来源:未知
09-01 来源:未知
09-25 来源:未知
09-30 来源:未知
10-21 来源:未知
10-27 来源:未知
10-27 来源:未知
12-26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