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快求稳,让群众“少走路”。优抚政策是否落地关系着退役军人保障是否到位,他们曾为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是优抚工作重中之重。招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的工作人员认真整理积压材料,梳理审核信息,电话核实情况,先后为21名退役军人办理残疾等级评定,为2名残疾人员申请配置伤残辅助器具,为100余名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老兵进行了身份认定,既让优抚对象“少跑腿”,也让他们“吃上定心丸”。同时,对因疫情影响不能到济南进行伤残体检的14名退役军人逐一电话通知,杜绝优抚对象“来回跑”的现象,细小暖心得举动极大提升了优抚工作的人性化。
求快求稳,让速度“有保障”。优抚对象最急切的期盼就是服务的指向。截至目前,工作人员共走访48名防控一线军队人员家庭,分别赠送慰问品和拥军包,第一时间送上党和政府对前线战役军人的关怀。一季度按时足额为6000余名定期补助优抚对象发放生活补助金500余万元;为900余名残疾人员发放伤残抚恤金600余万元,为7000余名优抚对象发放价格补贴80余万元,在疫情困难时期,全体工作人员放弃疫情值班轮休,争分夺秒核算资金数据,在确保准确无误前提下,开通“快车道”审批流程,及时申请拨发资金,为重伤、病、残及家庭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送去了温暖,解燃眉之急,体现了政府关心、关爱军人的担当情怀。
针对疫情期间挤压的工作,尤其是疫情前刚开始的优抚数据系统核定工作,关系所有退役军人身份再认定,是核心基础工作,退役军人事务局及时召开由镇街服务站站长及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会议,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建立组织,加强力量,对工作条分缕析,对任务压责到人。按照要求对全市900余名健在的残疾人员的书面档案进行逐一梳理,查缺补漏。对150余名老复员军人进行参战阶段核实,分清抗日、解放和建国后三个阶段,确保身份明晰。按照《立功受奖喜报送达规范》的要求,建立立功受奖军人档案,规范喜报送达制度,使军人家庭能够享受到仪式感、光荣感,让工作求快求稳“有步调”。
05-30 来源:未知
06-18 来源:未知
07-15 来源:未知
09-01 来源:未知
09-25 来源:未知
09-30 来源:未知
10-21 来源:未知
10-27 来源:未知
10-27 来源:未知
12-26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