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末年随着一声炮响,沉睡的中国从美梦中惊醒,在看到是自己历代的藩属国惹出来的骚动时,清朝统治者并没有把其放在心上,还是用旧时的眼光俯视日本。他们并不知道日本在经过维新变法之后,这个小小的海岛国,已经有了不一样的长远眼光,军事、政治思想等综合国力都有了大大的提升。
本是弱者的日本在发现清廷的腐败内幕之后率先发起了挑战,扇了不知所以然的清王朝狠狠地一巴掌,曾经让清廷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因为等等等原因被全军覆灭,许多忠烈之士也因此殉国牺牲。我们知道的是这场海战让我们国家开始了羞辱的历史,签订了辱国的《马关条约》,但是在这场战役的背后还有一些水师在战败之后,被日本抓去当了俘虏。
虽然根据签订的条约内容,两国会交换俘虏,第一次交回976人,有一人不知所踪。在同年的九月份交回598人,在当时大阪的战俘营有276人,但是在交还的时候只有266人。在历史的长河当中这样的“小事”或许早就被我们所忽略,其余10人的记载在国内的寄存档案也很少,在日本方面的记载是有9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这9位先烈的讯息出现在大众视线,是在03年一位叫杨海嘉的留学生,在参观日本陆军墓地的时候所重视才宣传开来。
杨海嘉查阅了众多资料,确定了在这处日本陆军墓中的的军夫墓旁,有6个墓碑正是甲午海战时期被俘虏的战俘,其余3位的墓碑已经没有了痕迹。军夫是日本军队中类似后勤的存在,是临时上战场之前招收的苦力,没有系统化的训练过,所以来源复杂的军夫素质很差,没有军人应有的纪律,在战场上的死亡人数也是最大的,并且不会详细的记录在战后的统计中。
根据墓碑上的时间记载,6人最后一个去世的时候,距离交换俘虏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墓碑上原本刻有“降卒”2字,但是因为二战失败的原因,日本担心这样的字样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又将这两个字凿掉了。也是因为如此,这几位先烈的墓前几十年都十分的冷清,中国游客不会到访,本地居民更不会关心此处。大阪是一个每年接受中国游客很多的地方,如果你能有幸到访,也算是为他们送上了“家”的温暖。
04-01 来源:未知
04-02 来源:未知
04-03 来源:未知
04-13 来源:未知
04-21 来源:未知
04-28 来源:未知
05-01 来源:未知
05-07 来源:未知
04-19 来源:未知
04-28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