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5日起,重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天气过程,重庆中西部、东部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近日,上游新闻记者从中国移动重庆公司了解到,公司在通信应急保障、信息化支撑以及客户关怀服务等方面开展专项服务保障工作,全力守护通信“生命线”。
挺进最前线保通信畅通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在秀山,连日暴雨导致多地通信线杆被洪水冲倒,造成通信中断,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秀山分公司“红岩先锋”党员突击队接到抗汛保通信任务后,火速采取行动,对区域内通信杆路展开全面排查,对受损杆路及时修复,快速抢通受损通信,保障受灾区域老百姓通信需求。
在巫溪县,大宁河水位持续走高,漫灌的河水冲毁了巫溪县天星乡近6公里的通信杆线,周边9个基站通信中断,造成附近超200户居民无法通信。抢险工作人员立即带领网络抢险队冒雨赶往天星乡。
在天星乡,基站大多建在密林深处,暴雨过后的山路泥泞难行,车辆无法通过,抢险工作人员姚万辉带领队员下车冒雨步行,手提肩扛维修设备赶赴抢险现场。一行人戴着头灯在密林中查找光缆断点,经过十余个小时的努力,累计布放3公里临时通信光缆,修复光缆断点10余处,顺利完成抢险任务。
7月中旬以来,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累计出动抢修保障人员近900人次、抢修车辆400余台次、油机近1400台次,恢复受灾基站1300余个,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通信需求。
用科技提升信息化防汛能力
在防汛工作中,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利用“千里眼”“和对讲”等智能产品,以科技赋能,提升防汛监测预警的精准度、抢险救灾的时效性。
长江重庆航道管理处利用中国移动的信息化服务手段,在綦江水域沿岸布放了中国移动“千里眼”监测设备。“千里眼”将水文监测数据实时回传至后台监测平台,及时对水位情况进行预警和应急处置,助力防汛管理单位做到汛情早知晓、早预防。
在巫溪,现场巡查人员也通过中国移动“和对讲”设备,将现场的图片、视频等情况实时回传至监控平台,有效提高防汛指挥部门远程调度进行防汛保障的工作效率。
此外,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发挥自身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能力优势,联合中移物联网公司,通过搭建的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实时收集、及时分析布放在全市的超1万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相关信息,及时向灾害防治指挥部门输出灾害预警信息,有效提升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水平与效率。
借助防汛大数据平台发布160余万条信息
今年汛期以来,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累计为重庆近1.2万名基层群测群防员提供“免停机服务”,全力保障灾害防控指挥部门的调度和一线防汛通信顺畅的需求。同时,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发挥信息化服务优势,建立了面向群测群防员的常态化培训机制,确保险情及时发现、上报。截至目前,已累计在全市多个乡镇提供了近1000场次的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服务近8000名群测群防员。
此外,7月以来,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聚焦受灾地区和人群,协助綦江、彭水、垫江、酉阳等地的应急、气象、国土、地灾、水利等部门,借助防汛大数据平台发布防汛宣传知识、气象预警等信息160余万条,累计触达超120万受灾民众,助力政府部门实现智慧防洪,科学减灾。
04-11 来源:未知
04-22 来源:未知
04-25 来源:未知
06-01 来源:未知
06-22 来源:未知
07-04 来源:未知
07-07 来源:未知
07-09 来源:未知
07-16 来源:未知
07-30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