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不同孩子的成长过程
当然不像走正步的方阵那样
同时、同步、齐刷刷的
但我们传统的班级授课,却避免不了让各不相同的孩子,读同一本书,上同样的课,赶一样的进度,做统一的练习。
我们不是要故意忽略孩子成长中的差异性,却又好像不自觉地把他们推上了一刀切的流水线。
家长们自然非常期待,能有这么一条路,既能扛住“升学压力”,又把“个性化培养”落到实处。
其实,走在前面的教育者们
已经踏出了这条新路
北京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1952年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聂荣臻元帅用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2019年北大博雅、清华领军计划合计录取26人,位列北京市第一;2018年通过北大、清华自主招生初审48人,位列北京市第二(数据来自互联网)。
作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北京十一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大为不同。
这里有334门学科课程、26门综合实践课程、145个职业考察课程、172个社团、828个学生管理岗位。课程体系是分层、分类、综合和特需的。
也就是,同一学科有不同难度的课程可以选择,大量的单独学科融合成为综合性课程,还有大量的素质课和特需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在一定规则下,自由选择不同难度和类别的课。
每个人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课程表,走班上课,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学生获得与自身最适配的发展环境。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唤醒个性、优势和潜能,培养学生在急剧变化的时代里始终拥有自己独特的能量。
而有这么一所学校
将这一先进的育人模式
嫁接到了海南——
那就是投资20亿建设
与北京十一学校战略合作
04-11 来源:未知
04-22 来源:未知
04-25 来源:未知
06-01 来源:未知
06-22 来源:未知
07-04 来源:未知
07-07 来源:未知
07-09 来源:未知
07-16 来源:未知
07-30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