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们仍是我们,英雄的心。”作为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演,以中国航空人为原型的话剧《追梦云天》9月27日—10月1日再次亮相安福路上话舞台。
150平方米高低错落的四面冰屏构成一个既现代又科技感十足的戏剧空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老中青三代演员诠释一群为让国产大飞机冲上云霄默默奉献的幕后功臣。他们在心灵跑道的艰难起飞,在精神天空的穿云破雾,种种不为人知的甜酸苦辣都在《追梦云天》舞台上得到真实体现。
上演至今经历多轮修改,《追梦云天》口碑不断发酵。主修英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蒋静怡说:“《追梦云天》将‘不忘初心’融入每个角色的血液。”从事文化行业的白领陈晨对中国大飞机事业只停留在概况式了解,《追梦云天》刷新了陈晨对中国民机制造事业的认知,“我们这一代总以为做成一件事很简单,殊不知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一代代人付出辛劳汗水后才能取得的。最后一幕冰屏上流动着中国航空人历年取得的大飞机事业成果的时候,我真的肃然起敬,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
高科技舞台美术、视觉形象是《追梦云天》醒目特点。“二刷”观众萧冉说:“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让观众对真实的场景、真实的物件,产生真实的联想,但又不为这种真实所累,同时又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徐丽珍是已经“三刷”的观众,“从去年底的预演,一直到这部剧以新的面貌亮相,可以说是又经历了一次蜕变,不但故事结构更紧凑,剧中各类人物的感情也更加饱满浓烈,演员的表演愈加纯熟真挚。”《追梦云天》在十二艺节演出期间,86岁的颜骏旻在女儿搀扶下,坚持站着鼓掌一分多钟。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剧中由张先衡饰演的老专家郑天行的一句话:“我就不祝你们好运了,世界上总有人把我们千辛万苦努力得来的成功归结为好运,这是不公正的。我深深知道,中国两代航空人为了今天的成果付出了多少辛劳。”
《追梦云天》不仅让观众感动,也获得业界专家好评。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表示,“有品质的追求、有品质的情感、有品质的舞台、有品质的表演,构成了《追梦云天》这部作品所具有的原创性。”这一原创性并不是平地起高楼一蹴而就,而是很自然地在舞台创作当中进行了新的表达。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评价《追梦云天》,“凸显了一个和平年代的英雄群体丰满的精神世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说,“该剧从真实生活中挖掘素材、汲取养料,力图理智、冷静而客观,咀嚼细磨,抽丝成茧,不矫情、不做作、不虚饰,去展现他们的情怀与担当,这是当代中国科技人的科学态度,也是当代中国戏剧人的从容创作。”
《追梦云天》主创团队表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作为国有院团,肩负着引领时代、引领价值的责任,透过戏剧这个载体,《追梦云天》期望能带观众走进这个神秘行业的成长路径,窥见几代中国民航人在圆梦路途上的苦与乐以及从未泯灭过的初心。04-11 来源:未知
04-22 来源:未知
04-25 来源:未知
06-01 来源:未知
06-22 来源:未知
07-04 来源:未知
07-07 来源:未知
07-09 来源:未知
07-16 来源:未知
07-30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