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为一家投资机构而言,不可能永远呆在高速火车上,到站了就得下车,留给曹伟的时间可能没有想象中的充裕。
8月25日,安宏资本公众号发布消息,已将爱梦集团控股权出售给高瓴。具体的交易价格并未透漏。有消息透漏,交易总额可能达到25亿美元。
爱梦集团旗下包括舒达、金可儿和卢浮百登三个在中国高端床垫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品牌。
就在4天前,北京警方刚刚发布公告称,高瓴天成创始人张磊被边控消息与事实不符,已经将造谣者依法刑事拘留。
虽然收购谈判是一个持续时间相当长的马拉松,但这种无意的巧合,也为这笔交易添加了不一样的注脚。
正面的解读,可以是张磊“中国正在崛起,高速火车正在驶离车站,请立即上车!”的注脚。
高瓴的投资版图大而全,所以总会有一些巧合,所以我们更多是想在这些巧合中,找到高瓴可能的布局与思考。
关键的人
因为爱梦集团并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我们难以在公开渠道看到这次巨额交易的操盘手,所以我们找到了金可儿(上海)的董事变化。
根据天眼查显示,8月26日,在交易官宣1天后,金可儿(上海)发生人事变化。法人由王尊接任,胡皓接任监事,吴鄂六人经理。
在关键的董事会,李晰安、David Yuen Chen 退出,由曹伟、于铁铭接任。于铁铭在高济医药、高济投资、瓴路药业等企业担任法人,曾创立全科室动物诊疗机构芭比堂动物医院,主要应该是专注于动物医疗领域。
曹伟是高瓴资本合伙人,高瓴创投新兴消费品牌及服务团队负责人,之前的经典投资案例有良品铺子、绿联科技等。在交易公告中发言的,恰好也是曹伟。
当然,曹伟还是另一起家居业重大投资的关键人物。
2019年12月13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出具红头文件,正式批准高瓴资本收购格力电器,买卖双方约定的生效条件得到满足,合同正式生效。具体交易内容是高瓴出资417亿,买下格力9.02亿股股份,占格力总股本15%股份。
这次惊天收购的企业平台是珠海明骏,然后后面有一长链的复杂股权结构,这里就不详述细节。
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高瓴的朋友们和董小姐的朋友们通过珠海毓秀控制了珠海贤盈,再通过珠海贤盈控制了珠海明俊。而珠海毓秀的法人,恰恰是曹伟。
当然,波及甚广的收购案,往往跟个人意志的关联度较低,但某个人总是出现在关键位置,却是会让人忍不住遐想其中的某些关联。
格力的收购案,无疑是高瓴近两年最大心病之一。到了爱梦集团收购案落地的8月25日,格力电器的股价已经跌到44.41元了,当年买入时的单价是46.17元。而这,已经是格力疯狂回购股份之后的结果。
考虑到200亿自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和200亿贷款的利息等问题,亏是肯定的,关键是亏了多少。对于股民,董小姐还可以用分红、画饼等方式应付,那这边的资本,可就没那么好交代。
要知道,当初收购的时候可确定了退出时间——5年,这也是银团贷款时间期限。GP有权续命两年,然后就面临所有合伙人一致同意才能延期的最后时间。
这种大包袱背在身上,高瓴不好受,对于处在关键位置的曹伟而言,压力自然也不会小。无论是出于简单的财务投资逻辑,还是整合大家居版块的企图,高瓴都在今年将目光投向了软体或者说睡眠领域。
早在今年年初,敏华24亿港元的募资计划就传言有高瓴参与其中。
如果传言属实,那么在布局沙发之后,再进军床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毕竟软体家居的大头基本就是沙发和床垫了。
尤其是对于资本运作而言,多点布局后形成的大产业集群的想象力,可比单一企业的资本运作要大得多。
就在传出参与敏华募资的同一个月,彭博社在报导中指出,安宏资本正在考虑将爱梦集团出售、首次公开募股等多种财务措施。
5月份,彭博社就开始报导高瓴、黑石、KKP等资本有意向竞标爱梦集团。7月份,彭博社的消息成了高瓴成为首选投标人,价值20亿美元。
到8月25日正式官宣,已经是持续大半年谈判后的一锤定音,不过媒体上传出的交易金额已经是25亿美元了。
当尘埃落定,需要观察的,就是投资人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最大的财务收益,可能会落下的棋子。
创造价值
曹伟在媒体上广为流传的名言就是:“价值投资已经从发现价值向创造价值转变。”
根据相对乐观的华经产业研究院测算,到2019年,中国床垫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68亿,5年复合增长率为12.09%。要知道,这已经是在地产大跃进过程中创造的“佳绩”。
换句话说,即使目前中国床垫行业CR5仅16.7%,远低于美国同期的64%,但是目前的市场规模根本承载不了资本对投资收益的预期。
以目前床垫龙头喜临门的市值而言,也仅有110亿左右,还没高瓴收购爱梦支付的钱多。
所以,想要在爱梦集团身上创造出可观的收益,可能真得曹伟或者说高瓴仔细思考如何去“创造价值”。
在曹伟针对交易的讲话中,首先是:“高质量睡眠产品市场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床垫单品类无法将资本泡泡吹大,那就想办法将其领域横向拓展,至少能先将想象空间扩展到足够大。
长期来看,消费升级仍然是发展的主旋律,这种消费升级,伴随的其实是行业格局寡头化,因为品牌建设将成为渠道之后,新的竞争关键。
品牌,可不是谁都玩得起来的。爱梦集团恰恰有着目前床垫领域或者说家居领域最知名的两个品牌,舒达—席梦思和金可儿。这样一来,至少解决了品牌建设问题,后续能把泡泡吹多大,完全看操盘手的实力了。
同样是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测算,到2019年,中国睡眠经济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598.7亿,预计到2023年,这一数字将突破5000亿,达到5029.4亿。
如果爱梦集团横向拓展加速,最终在睡眠行业的市占率能达到喜临门在床垫行业的市占率——4%,那爱梦的市值成长应该会很符合高瓴对其的预期。到时候无论是何种退出方式,都能昂首阔步。
继续看高瓴针对这笔交易的回应,在聊了睡眠产品市场之后,他表示:“依托爱梦集团优质的品牌资产、强大的运营能力和一流的管理团队,结合高瓴在科技赋能、数字化升级、供应链精益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对于科技赋能、数字化升级、供应链管理的经验,高瓴相当优秀,也有很多成功案例,自然不用怀疑。但这段话中,似乎还隐藏了一个关键方向——产业协同。
所以,家页初步梳理了高瓴自2017年12月8日之后和家居领域相关的投资。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因为那一天高瓴入股公牛集团官宣。
整体而言,虽然谈不上清晰的脉络,但这个版图中,既有平台入口,又有装修公司;既有传统家居,又有智能家居;既有建材公司,又有设备企业。可以说,是有相当优秀的协同基础。
尤其是群核科技和贝壳两家平台的流量,可以说是目前家居行业最大也是最精准的流量。群核科技旗下酷家乐是目前家居设计领域的领头羊,贝壳则是中国最大的房产交易平台。
当然,产业协同很多时候就跟战略合作一样,用嘴说、用笔写,那空间几乎是无限大,前景几乎是无限好。真到了落地,每往前走一步,都耗尽执行人员的心力,最后往往是停留在嘴上、协议书上。
如何真正让协同效应产生足够大的反响,从而让泡泡足够大,同样是需要高瓴展现自己经验与手段的时候。
继续回到针对交易的讲话,最后总结时,曹伟表示:“我们期待能与爱梦集团一起,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要知道,爱梦集团旗下只有舒达-席梦思、金可儿等品牌的中国经营权,开拓全球市场将从什么角度切入,相信是大家都很关心的。
如果这句话不是场面话的话,那高瓴后续的动作恐怕才是这笔交易如何完成财务收益的核心所在。
在交易之初,从外面去观察高瓴可能的战略方向,更多的也是纸上谈兵。具体判断,终究需要在其做出动作后才能知晓。爱梦集团的高瓴时代,才刚刚开始。
能翻多少倍?
当然,战略动作看执行,吃瓜群众最关心的,还是高瓴到底预期能够赚多少?
2000年,金可儿中国成立,拿到了金可儿床垫的中国独家营销权。之后,又陆续拿下了美国奢华床垫品牌爱庐梦和金可儿旗下乐活百伦的独家营销权,形成了中国高端床垫的一极。
聚焦高端自然会活得相对滋润,但规模上可能就不太如意了。所以到了2014年,中信资本2565万美元就收购了金可儿中国57.14%股权。
这一次,借助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周期,金可儿中国在两年时间估值就增长了超6倍。2016年,在舒达—席梦思的运营中收获颇丰的安宏资本以1.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金可儿中国,然后将两者合并为如今的爱梦集团。
安宏资本的收获有多丰呢?根据其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主管李晰安透露,爱梦集团的收入、利润在5年内翻了10倍,在中国中高端床垫市场份额达到第二名的2.4倍。
虽然此次交易的具体价格未披露,但就算以20亿美元的保守数字计算,安宏资本也将获益超过18亿美元,取得将近10倍的回报。
交到高瓴手上的,是一个在高端床垫领域绝对领先的,拥有2300余家门店,覆盖600多个城市,员工人数2000余人,年销售额近30亿元的中国高端床垫领头羊。按照市占率来讲,也仅次于喜临门和慕思。
哪怕以5倍的回报来算,爱梦集团的规模都需要在未来几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创造价值,需要高瓴更加扎实和具有想象力的操作。
毕竟作为一家投资机构而言,不可能永远待在高速火车上,到站了就得下车,留给高瓴和曹伟的时间可能没有想象中的充裕。
作者 | 刘林
本文为家页原创文章,著作权归家页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有转载需求请及时通过评论处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