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上去很混乱的市场里,一个优秀的公司才能跑出来,因为它经过了市场的打磨。这就是市场的魅力。
同不绝于耳的“资本寒冬”声音不同,谈起未来,谈起消费互联网,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甘剑平很乐观。底气来自于他在风险投资行业的亮眼战绩,从回报看,在过去十年为LP带来了超过百亿的总回报和数十亿现金回报;从募资能力看,在约一个月里完成了新基金3.51亿美元的募资。
抛开曾经投出的明星项目:携程、蘑菇街、美图等,2019年,这位投资老兵成立渶策资本后,也开始面对新的挑战。但甘剑平并不焦虑,推崇市场经济的甘剑平,相信市场的自调节能力和优胜劣汰法则。同样,他也相信真正有能力、有业绩的投资人能在市场温度较低的时候脱颖而出,“只要市场整体是在赚钱的,那就是一个好的市场。如果我不相信这点,就没办法做VC了。”
AI财经社=AI
甘剑平=GJP
2019重新起航
AI:成立渶策资本后,你有什么变化?
GJP:现在我会更忙。我希望能够集合一支和以前差不多的团队,在同样的方向做同样的事,获得更高回报。但目前也没有太多对回报的焦虑。比起以前,我更成熟、资源更广、判断力也更强,所以希望能在更短时间里重复之前的成功。
AI:渶策的团队构成是怎样的?
GJP:我们现在有七个人,我和胡斌是两个合伙人,另外有一位合伙人在香港,负责后台和财务。一位执行董事常驻深圳,两位投资经理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所以我们七个人跨了四个城市。渶策创始团队目前的七个人中,有五个人是启明创投出来的,新招的两位投资经理来自咨询公司。后续我们会继续扩招人手,但不会太多,投资团队8、9个人就差不多了。
AI:从成立到现在,投资团队看了多少项目?
GJP:目前已经看了上百个项目,也完成了三个项目的签约和一个项目的投资,现在还不方便透露具体名称,未来会一起公布。
AI:主要看哪个投资轮次?
GJP:其实早期到成长期都有,不过主要的投资方向还是成长期,比如我们的单笔投资额可能是1000万美元,算是B轮。我们通常不会做太多天使投资,因为渶策的基金规模比较大,团队相对来说较小,所以没法做很多很早期的投资。
AI:第一个项目看了多久?
GJP:我们毕竟在行业里很久,也和创始人认识很久,所以对他本人足够了解,对项目的商业模式和整个市场也非常了解。实际上我们从募资关闭前就开始交流了,从7月1日开始。一开始我还不太确定渶策能募到多少钱,但我们在8月8日就完成了渶策第一期基金的第一次关闭,所以很快就投了。
AI:渶策会设置投委会吗?
GJP:不会。我们团队人很少,不需要走这么多流程,每周大家把看过的项目拿出来讲一讲,一起看和渶策的战略是不是吻合。渶策有一套自己的投资逻辑,我们会做很多从上往下的研究,包括对市场、对行业的研究,知道什么可以看,什么不可以。如果项目和我们的投资理念相吻合,我们再继续,不是的话就可以过了。
AI:渶策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GJP:首先,我们看好中国经济,中国还在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第二,我们更加看好消费互联网,觉得这一领域还有很多机会。现在中国大概有7、8亿互联网用户,虽然人口红利可能已经没有了,但大家在互联网上的消费数额越来越多。以前,电商在整个零售中的占比大概只有个位数,现在已经有约20%了;人们此前对于互联网付费的意愿没有那么强,现在各类包年、包月付费是很常见的事。
随着消费者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提升,未来互联网消费还会有很多机会,投资我的LP也看好中国消费互联网。所以,渶策未来会以消费互联网为主,也会看一些同消费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比如宠物行业、社交电商等。除了宠物外,我们对媒体、社交网络的一些细分方向也很有兴趣,渶策的另一个主要方向是智能科技。
AI:渶策的另一个主要方向是智能科技,你怎样定义智能科技?
GJP: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来赋能企业,从而让企业更高效地运转,更快地获得用户增长,或者说捕捉到商机。智能科技必须能在一段时间内做到完全的商业化,要非常明显地帮助企业大规模提升效率才行。
AI:智能科技行业你看好什么技术,它们在商业化上有何独到之处?
GJP:首先,人脸识别就是一个很好的技术,企业靠自己是很难开发的。政府、银行业正在高频地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让办事效率大规模提高,这是我认为可以投资的一个赛道。第二是仓库内的智能机器,能够快速地把包裹“排班”送出。第三是医院里医生看片子的场景。如果人来看,很累也很容易犯错,而机器能很成熟地做这些工作。这些都属于用智能提高效率的范畴。
首先,这个技术要够智能,为了软件化而软件化是没有意义的;第二,这个技术要能实际落地,有商业化应用场景;第三,商业模式已经成型,要能立即为企业提高效率。中国不是没有付费环境,而是因为有些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没有足够好,没有达到用户愿意为它付费的程度。
AI:你对渶策的未来有什么期望?
GJP:只要渶策能有足够的市场占有率,比同行的平均水平高一点。只要这个市场不错,渶策也会得到不错的回报,我是比较乐观的。
2019创投环境
AI:从宏观角度,你如何看待未来中国经济?
GJP:中国经济现在处于相对的低点。但全世界不能缺少中国的供应链,所以整体经济和市场发展都会更好。
当基础建设已经造得差不多了,未来拉动经济主要还是靠消费。消费占美国GDP超过60%,但在中国只超过40%,我觉得这个占比的差距未来还会缩小。中国的消费观念也会随人口变化趋势而改变。未来的家庭会有六个成人,父母、祖父母、外公外婆,同时扶持一个小朋友。这种状态下,家庭会更愿意为小朋友花钱。
AI:你如何看待2019年的创投大环境?
GJP:2019年上半年,市场总体温度不是那么好。很多公司可能在2017年、2018年融到钱了,但2019年没有,或者在估值上没能提升,所以整体来讲今年不太好,但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资金进入。从VC角度来看,更多的资金流向头部机构是正常的,很多小基金本来就没有理由存活下来。前几年,没有业绩、没有特殊专业能力的投资人却有钱拿;哪怕只有几年从业经历,甚至没有从业经历的人都在成立基金。我其实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向他们投钱。做了几年却没什么业绩,现在也不会有人再投钱了。
AI:有观点认为,热钱涌入让中国创业企业的竞争变得不健康,你怎么看?
GJP:我不认为竞争是不健康的事。在市场里面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去判断什么是好、什么是健康、什么是成本过高,所以有我这样的投资者在市场的大染缸里去判断、做投资、砸资源。大量资金的进入实际上是为VC创造机会,整个池子里的水会越来越高,船也会往高走,所有的退出都会更加值钱,我不认为这是泡沫。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有误判,但长期来看肯定不会。在看上去很混乱的市场里,一个优秀的公司才能跑出来,因为它经过了市场的打磨。这就是市场的魅力。我的目标也很简单,最后谁投的企业跑出来谁就成功,自由竞争出来的企业是最牛的。丛林法则,优胜劣汰;某种意义上,我们在为社会支配资源。
AI:如何看待上市后破发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个现象?
GJP:我们做一级市场,最终投资的企业上市破发也好,不破发也好,其实都不重要,还是要看总体。只要大家的投资是赚钱的,市场就是很好的。VC为什么永远有机会,因为市场不断在变化。如果某一个公司下跌,甚至破产了,那还是投资人眼光不行,水平不够高。破发的企业的确有很多,但同时也有上市后涨了好几倍的企业。只要市场整体是在赚钱的,那就是一个好的市场,如果我不相信这点,就没办法做VC了。
AI:提到消费,不可避免地会谈论下沉市场,你怎么看?
03-18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4-01 来源:未知
05-12 来源:未知
05-29 来源:未知
04-08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6-22 来源:未知
09-06 来源:未知
11-05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