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澈:引导冲突谁都会,但《我是唱作人2》希望少些戾气(2)

马頔


这八人也有让节目组意想不到的一面。总导演左近、张晓冬介绍,GAI很real,非常敢说,霍尊竟然有一种年轻的老干部的气质,原先导演组觉得陈粒会是文艺女青年的样子,但是她本人却是很风趣,很少女。最令导演组感受深刻的还是张艺兴,通过节目大家了解到他是一名制作人,是编曲,音乐上的能力受到进一步肯定。“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但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他慢慢放松下来,更享受音乐,享受舞台。”

 

【主创答疑】

 

新京报:节目中的两两对决,尤其是张艺兴挑战GAI周延,由于两人身上的差异性,这样的对决方式特别有看点和话题性,“圈层碰撞”也是节目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吗?


车澈:我并没有刻意想看到圈层碰撞,从第一季开始节目组也没有刻意引导过任何冲突。引导冲突谁都会,但在“唱作人”这个节目,我不想看到因为冲突导致音乐本身被弱化,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大家把讨论的重心放在创作和音乐上。不过既然有pk,碰撞就是不可避免的,碰撞可以激发和增进大家了解,来构建更全面的华语生态图景。而且最近的舆论场戾气实在太重,我不想我的节目再释放更多的恶意和戾气了,这种氛围让人不舒服。我希望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起码在我的节目里让这些恶意和戾气少一些。还有一个核心的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档节目就是单纯做音乐,尊重原创音乐及音乐人,将舞台还给他们。综艺节目不光需要冲突和刺激,不光需要爆点和槽点,更需要温情和善意,在我的理念里原创音乐从来不需要冲突。看到很多网友说唱作人是“最不引战的音乐节目”,我非常喜欢这个评价,我觉得这和我做这个节目的初衷是非常契合的。不过两两对抗的赛制也会一直延续下去,两两对抗肯定会带来话题,但我们希望这个话题是聚焦在音乐上的。

 

张艺兴


新京报:节目中几位唱作人都谈到了自己身上被打上的刻板印象,节目播出之后,你认为这些“唱作人”可以去除掉长久以来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吗?


车澈:我希望他们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而是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找到自己喜欢的样子。我们提供舞台,让大众看到唱作人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是颠覆的,还是加深固有印象的,对唱作人来说都是一种收获和成长,都能为华语乐坛带来“新声”,来促进整个环境的“新生”。

 

新京报:“唱作人”做到第二季,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车澈: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真正关心音乐的人太少了!太多人迷失在互联网的碎片里,就导致了关心原创音乐的人更少。所以,我们坚持做《我是唱作人》第二季最大的鼓励不是市场,而是来自音乐人本身和他们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们觉得原创音乐还有人在认同,还在创造价值。另外,受目前特殊环境的影响,我们首次尝试了没有观众的录制,这种形式一方面让唱作人能够更完全地投入音乐创作和表演,但另一方面也确实有缺少了现场的感染力的遗憾,大众评审通过云录制的方式来做判断,其实是更贴近大众真实的听歌环境的,这也对歌曲本身有了新的挑战。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