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当打之年”:天才顶流偶像抑或“不红

或许再没有一个人同时承受着如此之多的“红”与“黑”,争议与热爱。

2019年12月4日,华晨宇写给抑郁症群体的新单曲、“火星三部曲”第一部《好想爱这个世界啊》上线,随后创下了一系列惊人数据:上线2分钟销量破百万,半小时拿下网易云音乐数字单曲年榜与总榜第一,最终销量破1960万张,销售额破5800万,打败周杰伦登顶全网数字单曲销量冠军。

这一季《歌手·当打之年》对华晨宇的偏爱也是显而易见:已经播出的六期节目中,他拿下了三次第一。从花絮、单人照等宣传物料上来看,他牢牢占据着频次C位。甚至有网友调侃,这一季《歌手》不如叫《华晨宇·当打之年》。

微博粉丝数达3530万,每条微博均评论转发过百万,内地明星超话榜常年TOP10:“花花”华晨宇的顶流偶像地位毋庸置疑。但与此同时,路人对他的印象大多是“歌听过但没印象”,粉丝圈层之外,偏低的大众传唱度一直是这位“不红歌王”的出圈障碍,微博上甚至有一个专门的TAG#华晨宇难听#。天才顶流偶像身份向左,音乐人、歌手身份向右,演奏、编曲、作曲、演唱全面包揽,左右拉扯之下,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华晨宇?

顶流向左,歌王向右

标志性的酒红色烟熏眼妆,写满故事的眼神表情,有时盖过眼睛的刘海,越来越潮的装扮,在舞台上踩凳子、站上钢琴,抖手转身等各种华丽的肢体表演——这一切,构成了华晨宇的IP符号。毋宁说,没有这些“外在加持”,华晨宇也就不再成之为今天的华晨宇。

也正是这些视觉形象、舞台表现,帮助他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的带有“VR视觉系摇滚”气质的偶像。日本视觉系摇滚受欧美华丽摇滚的影响,诞生于80年代末,用夸张大胆的装扮和妆容表达音乐理念,包括中性化甚至女性化的装扮,以X-JAPAN等为代表。而当流行歌手与视觉系符号相撞,则构成了足够的记忆度与辨识度,形象蜕变、时尚度提升也赢得了更多品牌青睐。

与2013年《快乐男声》时期那个拿下冠军,戴着黑框眼镜,朴实羞涩的少年相比,华晨宇发生了太多变化。资料显示,他童年时期父母离异,大多数时候一个人生活,从小学习长笛和钢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快男舞台上,一曲带有人声实验先锋性质的《无字歌》震惊四座,蔡国庆评价为“不是天才就是蠢材”。同年,华晨宇签约天娱传媒。

2014年,他以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登上春晚舞台,飙高音唱法再现。2016年,华晨宇在《天籁之战》中对《我的滑板鞋》出色的改编演绎,以及将《西游记》片头曲改编为《齐天大圣》,其个人对于摇滚的偏好与歌曲中追求自由、“炸裂”的感觉相得益彰,而舞台表演也大幅度加分,为他圈粉无数:华晨宇的优势在于Live现场观看而非单纯的倾听。

从2017年到2019年,《明日之子1&2&3》中华晨宇持续以星推官身份出现,让观众看到了他的技术实力、音乐专业度,国民度进一步提升。《歌手2018》和《歌手:当打之年》中的争议、流量都在他身上。到了2018年,华晨宇成为首位登上鸟巢开个唱的90后歌手,不到两分钟票全部售罄。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