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自曝伪造交易22亿元一事仍在持续发酵,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大股东陆正耀旗下的神州系股票也随之“雪崩”。
4月3日,陆正耀为瑞幸咖啡和神州优车的实际控股人、投资人,在港股上市的神州租车开盘后不久便暴跌70%,直接导致神州租车在上午10时许开始采取紧急停牌措施,同时,与神州租车有关的所有结构性产品也暂停交易。截至今日收盘,神州租车仍未开盘,停牌前股价定格在1.96港元,跌幅为54.42%,市值缩水近5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超45亿元)。
在新三板上市的神州优车也未能幸免。截至今日收盘,神州优车股价大跌21.75%至10.04元,市值缩水近75亿元。
这意味着,神州系上市公司一天之内市值缩水超120亿元。若再加上4月2日晚间瑞幸咖啡美股市值一夜蒸发超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354亿元),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一天之内使陆正耀旗下上市公司总市值蒸发近474亿元。
事实上,瑞幸咖啡背后的主要投资方基本都跟神州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瑞幸咖啡的高管包括CEO钱治亚、CMO杨飞等都来自神州系。
对于股价暴跌,身为瑞幸咖啡创始人、神州系老板的陆正耀则表现得非常“淡定”,仅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瑞幸咖啡的海报,并附言“今天更要元气满满!小伙伴加油!”算是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午后,神州租车官博发文称“一路上有风雨,但我们保持前行”,疑似回应股价暴跌。
1
陆正耀的资本游戏
在此次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之前,陆正耀的神州系早就饱受玩“资本游戏”的质疑。
此次处于财务造假风暴中心的瑞幸咖啡,从其第一家门店在2017年年底正式开业一直到2019年5月在美国上市,中间仅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为了快速在全国扩张门店以及打开市场,瑞幸咖啡不断“烧钱”,开业第一年就亏损超16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又亏损了17.65亿元。
也正是这样一家成立时间短,靠不断“烧钱”提升市占率的公司,市值最高达到了12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892亿元)。
这场短时间内成就的“造富神话”只是陆正耀资本运作生涯的其中一单。
成立于2007年9月的神州租车算是陆正耀打造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发展时间最长的一家公司。最开始,神州租车也采取了“烧钱”抢市场的营销策略,规模做大后便于2014年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并从当年才开始实现盈利。
随后的两年,神州租车业务实现了较好的增长,股价也在上市后的不到一年内上涨至最高20.05港元,总市值超425亿港元。据报道,在此期间,神州租车创始团队抛售了42%的股份,合计套现了16亿美元离场。
尝到了甜头的陆正耀又开始计划衍生出神州优车,并将其推上资本市场。有了神州租车的经验,神州优车的资本运作进程非常快。
经营专车服务、买买车、闪贷服务的神州优车成立时间比神州租车还要早,但《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神州优车真正的开始营业是从2015年底开始。从2015年7月到2016年6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神州优车进行了四轮融资,先后引入华平投资、云峰投资、浦发银行等多家战略投资者,总融资额超过100亿元。2016年7月,陆正耀顺利将营业时间才超半年的“专车第一股”神州优车推上新三板,交易首日市值高达417亿元,成为“新三板股王”。
作为旗下首个在中国市场上市的股票,陆正耀显然并不满足仅在新三板上市,不久后便开始谋划转战A股,但A股对上市公司净利润有明确的要求,而神州优车2014年-2017年净利润均亏损。
于是在2017年,陆正耀又组织了神州优车“收编”旗下唯一盈利的神州租车,通过收购神州租车一部分股权,并将神州租车的业绩并表进神州优车,以实现神州优车的盈利。神州优车董秘陈良芸曾公开对媒体表示,整合神州租车有利于改善神州优车的财务报表,接下来将维持至少两年盈利,然后达到IPO条件。
2018年,神州优车在整合神州租车资产后,确实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2.7亿元。
2017年起,神州租车净利润出现严重下滑,2017年净利润为8.81亿元,同比下降39.63%;2018年净利润同比降低67.1%至2.9亿元;2019年,其净利润仅剩3077.6万元,同比降幅达89.38%。
依托神州租车财务的神州优车在2019年上半年又由盈转亏。根据其最新公布的财报,2019年上半年,神州优车亏损6.52亿元,暴跌550.28%。
▲陆正耀打造的资本王国
那么,此次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后,陆正耀的资本游戏还能不能继续玩下去?
05-20 来源:未知
07-11 来源:网络整理
08-18 来源:未知
10-04 来源:网络整理
02-29 来源:未知
03-19 来源:未知
04-02 来源:未知
07-02 来源:未知
01-28 来源:网络整理
03-15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