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近六成受访者每天玩游戏(2)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李泽政表示,玩游戏会影响学业,因为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现在刚毕业,在我上大学的三年里,我非常地痴迷游戏,因而荒废了学业,导致毕业之后没有找到工作,因为我的学业基础不够扎实。”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近六成受访者每天玩游戏

  图为大学生认为玩游戏是否影响学业图。中国青年网记者 聂俊文 制图

  近六成大学生有为游戏花钱的经历

  大学生在游戏上的消费情况如何?据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调查,43.11%的受访者没有游戏消费的经历,37.83%的受访者消费资金在500元以下,消费500-1000元的占8.06%,1000-2000元的占其中,2000-5000元的占3.23%,5000-1000元的占1.32%,另外有2.64%的大学生在游戏上花费的资金超过10000元。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近六成受访者每天玩游戏

  图为大学生在游戏上花费的资金比例图。中国青年网记者 聂俊文 制图

  那么,花在游戏上的资金来源什么?调查显示,52.06%的大学生游戏资金来源于父母给的生活费,18.04%学生会把自己挣得兼职工资投入游戏中,还有6.7%的大学生游戏资金来源于自己的奖学金,23.2%学生选择来源于其他。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近六成受访者每天玩游戏

  图为大学生在游戏上花费的资金来源比例图。中国青年网记者 聂俊文 制图

  河北大学大一学生高磊经常会将部分生活费用于游戏。“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由于沉迷游戏,没有太多精力去做兼职。并且,大多网吧收费较高,在游戏过程中一些装备等级都是价格昂贵,十分烧钱,所以不得以用父母给的生活费来支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东北电力大学学生雷雨田说,身边也有同学在游戏上花费成千上万的,“我觉得应该理性,毕竟游戏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只是一种空闲时间的消遣工具,或者说是与身边的朋友拉近关系的一种桥梁。我认为,大学生应该要学会合理地消费,应该多读书、多运动,把父母给的生活费真正地花在自己的身上、有价值的地方。”

  教师:要权衡游戏与学习、生活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玩网络游戏,武汉轻工大学团委书记刘竞表示,有些游戏是可以锻炼思维和放松心情的,但它的多样性、虚拟性、互动性带来的海量信息、视听感官刺激以及潜在的风险,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挑战。少数学生由于思想不端正、自制力差等原因,沉溺于网络世界,在课堂上玩手游,在网吧熬夜打游戏,从而荒废了学业,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影响。这反映了大学生面对网络游戏时,容易混淆学习、生活、娱乐的界限。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正面引导,同时学生也要学会克制自己,不要被游戏玩弄。

  “适当地通过网游来放松是可以的,不能完全反对。”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老师张俊贤表示,有些学生有这方面的天赋是可以挖掘成才的。同时她强调,如果只是为了娱乐,学生不应该让游戏影响到正常学习生活。她建议,老师和学生辅导员应该协同发力,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帮助他们树立目标,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上适当采取措施,例如布置任务,充实学生课后生活,避免学生沉迷游戏。(记者 聂俊文 通讯员 刘洋 邓书宁)

原标题: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超三成因为玩游戏熬过夜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